本人大一,科学与社会研讨课被安排到了从未了解过的医学领域。老师在几次玄之又玄的ppt介绍之后,便安排我们分组针对单个课题进行研究,而且一味强调要我们推陈出新,要有自己的成果。但是这对于大一来说,未免也太不现实了。我感觉我在这个课题上付出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我的收获。想问下各位的科社研讨课是怎么样的,从中又得到了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衷心的感谢研讨课,刚入学的时候脑袋一热把专业定在了信息,但是给我上研讨课的是地空学院的老师(我之前都不知道有这个学院qwq)。经过他的讲解,我发现地空研究的东西远比信息更适合我,并且更感兴趣。随后就转了专业。。。当然,有时看到两个专业毕业的薪资不时有点后悔😂
没有收获 一学分 混过去就是了
上学期选的社科类课题水学分,然后一组人都忘了选的啥课题,疫情原因也没怎么和老师交流() 四月开题画饼,五月ddl狂飙。
大概就是把磕盐的流程走一遍,学怎么做ppt、开题、汇报和相互提问答辩,我当时的老师强调的也是这个,后面是他手下一个博士生教我们。课题是大家自己选的,我们研究的大都是像沙子的哪些特性会影响沙漏计时,旋转体空气动力研究,交通路口的流量分析,研究破碗下沉速率,市面上不同洗发水对脱发的影响之类的,都是很简单的东西。隔壁有个班甚至啥都没做,就是和老师聊天。
个人觉得老师很难提供有效指导,只是讲讲自己的研究是什么,我的老师连学术搜索引擎都没介绍。 学生的课题都是查的公开资料,并且自己摸索资料查询方法。
感觉理想的新生研讨课应该是,好几个导师一组,(最好平均分布在每个学院)轮流讲一讲自己的研究是什么,顺带起到全校专业介绍的作用。然后每一组学生有一个负责的导师,去讲解科研的流程和文献查询(这件事也可以由图书馆数据库/班主任来做)。这个导师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的导师,也可以分配一个本学院的导师。
感觉很大程度上是给自己提供一些失败的教训...至少我没见到自己周围哪个同学觉得自己社科研讨课做出了一个很圆满的东西. 具体的教训比如读文献和所研究到底是不是自己此前所预想的样子, 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走科研, 小组作业怎么约束才能保证每个人参与到工作中, 怎么安排时间表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效率和质量, 等等.
两年就见了老师三次,前两次是在大一上开学,分配了下课题,第三次是在大二下中旬被喊去答辩。我的课题是读一本科学哲学类的书写观后感,我一人单干。书大一就买了,结果在答辩的前几个星期才开始翻😆。但是,收获还是蛮多的,至少是真正的让我去“思考“,仿佛让我回到了高中时和同学辩经的场景。这也算加深了我对”数学/自然科学的本质“之类问题的理解吧。最后,我的presentation让老师很满意,也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他们多数和我不是一个课题),让我蛮有成就感的。
被科学与社会课逼疯了哈哈哈哈,做出的东西被老师骂了说不像科研。但是从选题来看确实做起来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