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五篇读书笔记,原文在这里。
第四章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这一章列宁主要关心的是:
我们考察了农民经济和地主经济的内部结构,现在应当来研究农业生产中的变化问题:这些变化是否表现了资本主义和国内市场的发展?
这一章标题里的,“商业性农业”,也就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即不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和享受而生产,而是为了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而生产,也就是“为了卖而生产”。
列宁在这一章中引用了大量各个门类农业生产(比如马铃薯业,经济作物,畜牧业等等)的资料来说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其影响(主要包括两点: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的商品性日益凸显),我在这里就主要总结一下这一章的主要结论,以及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俄国的发展的意义。
1. 农业的“商业化”
也就是说农业已经越来越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比如农民分化为两个阶级,使用雇佣劳动,商品生产等等。
2.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中的分工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农业中业出现了分工。与工业中同一个产品的不同工序或不同部分的生产分工不同,农业中的分工则是产品分工。不同的农业区域生产不同的产品,如专门生产马铃薯,生产亚麻,生产甜菜等。
3.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
这一点主要有两个原因:
- 商业性农业促进了农业的分工,导致各地区、农场之间和各种农产品之间发生了交换;
- 商业性农业的增长,农村居民对个人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就越快;
- 第二点也会导致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越快,因为现在经营农业需要机器以及全新的生产工具,过去的旧工具已经无法胜任;
- 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4. 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列宁认为,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固然带来了很多矛盾,但相比于旧的封建宗法制度,它还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资本主义废除了土地占有的等级制,把土地变成了商品,把旧的宗法制的依附农民和地主变成了现代农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把农村和农民的与世隔绝的状态打破了,把一切产品都纳入了市场,接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 资本主义极大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和革新,特别是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中的大规模使用,甚至也造成了在农业中如同工业中那样的“生产过剩”:
商业性农业的各种特殊种类的形成,使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危机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成为可能和不可避免,但是这些危机(和所有资本主义危机一样)更加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和劳动社会化的发展。(黑体是我加的)
- 资本主义促进了以机器的使用和工人的协作为基础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打破了农业生产和农民自身由于地域限制而导致的分散性,把形形色色的不同种类的农民全部转化为一个全国统一性的“农村无产阶级”,促进了他们阶级意识(青年列宁称为“自觉性”和“主动性”)的产生和发展;
- 资本主义彻底摧毁了工役制度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并用“自由地”雇佣劳动代替之;
总的来说,这一过程的进步性就在于:
这一切情况实际上都是同一过程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使农业劳动社会化了,并且使市场波动这种无政府状态中的矛盾,即各个农业企业的个体性同资本主义大农业的集体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体是我加的)
列宁在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农业中的发展的进步性的同时,还强调不应该忘记这种生产关系的历史暂时性,不应该忘记它所固有的深刻社会矛盾。
正是那些只会哭诉资本主义“破坏”的民粹派分子,才极其肤浅地估计这些矛盾,抹杀农民的分化,无视我国农业中使用机器的资本主义性质,用“农业副业”或“外水”等等说法来掩盖农业雇佣工人阶级的形成。
列宁在后面还驳斥了民粹派用“冬闲”,也就是农业中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不一致这一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特点所导致的现象来解释农民状况恶化的原因,说什么“因为冬闲,农民才回外出找副业。”的这种谬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里论述过类似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
列宁最后还驳斥了民粹派关于“村社原则阻碍资本夺取农业生产”的谬论,引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的观点,指出土地占有的形式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经济形式。正如列宁所说:
所有这些旧制度根本不能保证农民不分化,而只能增加工役和盘剥的各种形式,严重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以上三章(第二、三、四章)就是列宁对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全过程的分析,下一章中列宁将会分析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