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导师上课的照片。
学校整体的氛围十分活泼、积极和阳光,孩子们的脸晒的黝黑透红,都很朴素和礼貌,用学校里某位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城里孩子的那些毛病”。
备课和排练的时候假想过许多突发情况,等到真上课的时候发现情况比我们想的好得多。确实有几个比较皮的孩子,但他们在互动阶段也很配合与动脑,属于是皮归皮,积极也很积极。
此外也有几个孩子印象很深刻。男孩A是来得最早的也是这里年龄最大的(六年级),说话比较害羞,但是有一种沉稳的感觉,他说他选这门课是因为对ai感兴趣。并且表现的也很积极、配合,勤动脑。女孩B和C是好朋友,相比旁边的几个男生,明显文静懂事许多,在互动阶段也敢于表达自己,发表不同意见。男孩D年纪最小,脸瘦瘦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有点害羞,但是说话很有条理,看得出来很聪明。学校老师也说他在学校里很讨老师喜欢。
很难说我们短短一小时的课程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从上课前一直到现在,我其实一直都处于一种淡淡的自我怀疑状态,即不知道我在享受了校方好吃好喝好住的招待以及孩子们的配合与信任后,我能做些什么,创造些什么价值?目前还没想好,但暂定寒假过来小住一段,找机会深入学校日常,学习某位长者,努力做一些微小的贡献。
学校老师说,这所希望小学主要是吸纳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孩子,但由于学校比较偏重特色课程(舞蹈、音乐、ai之类)加上管理方不停易主,学校在升学(主要体现在升入当地初中重点班的人数)方面的成绩并不理想。从这里出去的孩子,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能顺利进入普通高中,最后上个本科的可能更加少。其他孩子则被分流至中专与大专了。因此,周边稍微有些能力和条件的家长,都更愿意将孩子送到镇子里的小学,来这里上学的孩子无外乎两种家庭:家里对孩子教育基本不上心,得过且过;以及真正认可学校教育理念(极少数)。
至于什么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我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形容,但我确实感觉出这所学校充满活力与生机,并且作为一个贫困县里的希望小学,这所学校的数字化水平高的吓人,基本和我老家(江苏某发达县级市)小学水准持平。且学校老师也很专业,这几天里我就见过几位可以说是世俗意义上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成功者,目前四五十岁隐居于此,专心于教育,也许这就是教员所说“脱离了低级趣味”。且由于基金会财大气粗,附近地产、屋宇基本只要想买就是大手一挥买下,然后建设各类家校合作中心、梯田剧场等。并且基金会定期邀请云南师大老师过来培训,也希望通过我们课题组,邀请到科大其他专业的团队过来进行“实验性教育”。
总的来说,这所学校给我的感觉和这所小镇给我的感觉一样,有一种反差与不协调感。学校里一方面是十分现代化的设施、平均学历c9海归的老师、财大气粗的校方,另一方面却是世俗意义上的不尽理想,以及孩子们略显悲观的未来。(想到今天接触的那几个眨着大大眼睛,安静、好奇又礼貌聪明的孩子,将来大概率分流至中专大专,我就感到很心痛和惋惜)。同样,这所小镇一边四处张贴着脱贫攻坚的标语,村民们过着朴素平凡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各种豪华的度假小区、民宿与豪车。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感是我生长环境里难以接触到的,其背后原因,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还需要慢慢思考,希望寒假能有机会过来再住一段时间。
刚和导师与同门们喝完酒回到宿舍,简单想了这些,信马由缰随便写点,修辞和逻辑上可能有欠缺,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