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A的课堂上一共有46名本科生。为了保证到课率,他发明了一个如果到课人数少于40人,那么就点名的制度。
这个制度本学期效果很好,这一学期都没点名。因为大家不来上课的时候,就会猜测别人不来上课,然后认为可能会点名,然后来上课。再加上临近期末也没点名,因此每次点名的含金量会逐渐升高,所有即使一般临近期末到课率可能下降,这门课仍然有一定的到课率。老师A因此很高兴。老师A思想很古板,认为不来上课就是不学习,来上课才是学习,并且会用1/2或2/3的时间讲科大的历史、自己的故事、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因此这学期结束他觉得自己传道成功了,非常感慨。但是老师A评课社区只有3.1分。
但是就事论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PID控制算法,微分项是自己决定是否上课的心理预期,积分项是逐渐积累的不点名次数。我快乐的和一个控制方向的老师B分享了这个人文社科方面控制算法的具体案例,觉得很有意思,但是老师B听完觉得自己也想试一试。
我听完感觉天都塌了。但是就这个控制算法本身,我认为是很成功的,因为不想上课的人也会来课上摸鱼,达到了它的效果。但是又考虑到上课和学习之间的相关性成谜,因此控制成功也不见得是好事。但是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老师看心情点名确实要好一点。因为这种点名制度的初衷是保证有一定比例的人同时平时分扣分,进而拉低某一次没到的人感觉自己被孤立的可能性。
大家怎么看?如果老师B也采用这种方式,大家会喷他吗?(备注:老师B本身也一直会点名,只是不确定要不要换种方法)(备注:我只是觉得老师B是个对人文社科很有研究的老师,因此会觉得这种科学人文结合的例子有意思才分享的,别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