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LinkedIn上有许多校友的职业发展数据,所以想统计一下校友在LinkedIn上的就业数据,给学弟学妹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一些参考。不过LinkedIn上校友非常多,所以就先统计了部分郭奖校友的去向。由于郭奖的同学普遍读了PhD,有些还做了Postdoc,所以统计只本科毕业几年的校友的去向意义不大。这里先统计了本科毕业十年以上的05-08级郭奖校友的去向,这些校友绝大部分已经进入职场(工业界和学术界),希望他们的职业选择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

郭奖的名单来源于新创校友基金会官网。就业单位和职位的信息均来源于LinkedIn。由于存在同名同姓和LinkedIn更新不及时的可能,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对于一些明显的更新不及时的情况,数据中已经做了标注。带星号的数据表示同级同名同姓。

05级
共24人,LinkedIn上有明确去向的有13人

06级
共25人,出国(境)16人,LinkedIn上有明确去向的有11人

07级
共25人,LinkedIn上有明确去向的有12人

08级
共27人,出国(境)21人,LinkedIn上有明确去向的有13人

    Chmi 将标题更改为 「05-08级郭奖就业去向(LinkedIn)」。

      我其实有个小小的疑惑:十几年前的郭奖得主的出路,和目前的大多数普通本科生,关系真的大吗?参考意义究竟有多少?

      首先是郭奖得主的水平本就超过了大部分普通学生,其次是时代隔得有点远,有些东西变化得很快的。我看到图中物理系的很多校友,都拿到了教职,但是很难说这个具有代表性,因为大部分物理专业的学生最后都没有做学术了。还有的物理系校友转行做量化交易或者CS了,但是感觉这种转行路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时代版本了。最后还有一点,图中的校友应该大部分是在北美就业的,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会在国内就业。

        Fox 对,我同意大部分你说的。其实你能想到这些,说明这些数据对你确实没有多大用处😂。说实话,整理这份数据的初衷是我觉得周围还有很多的同学觉得进科大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就是为了拿教职,所以我想看一看科大最优秀的一批同学出国十几年后有多少走上了这条路。不过在整理完之后,发现校友们的去向还是比较多元化的,教职、互联网、量化,还有一些在本专业没有转行找到对口就业的,甚至还有创业的,所以也想分享一下。
        至于转cs和量化,我觉得目前这两条路都还走得通,只是没有前几年那么好走了,而且这两条路并不需要郭奖才能走。
        因为是LinkedIn找的数据,所以也只有国外校友的了,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国内校友的职业发展数据,之后我可以再整理一下。

        顶一下,对以后找实习找工作都有作用,支持楼主统计更多年限的数据

          2 年 后

          感谢分享,顶一下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