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本科生涯
gkd
lz回来力,最近在忙转博的事情,看来要成为三科人啦
起因是计算机学院的f同学(男生)在一个小群里口嗨了关于某个女生的很不友好的言论,结果没想到通过群内另一个同学(也是男生)给传播到了群外,结果捅了马蜂窝了
我那会上学,cs 哪里那么火,在信院天天被打压,说计算机末日产业了啥的。。。。
风水变得好快
不过工作之后,感觉我科的风格和清华比较搭,跟其他学校出来的,说不上话都,太浮夸
如果说让我给现在的本科同学一点建议的话,我想从两个角度去谈这个问题,希望能对正在努力探索或者因为迷茫踟蹰不前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启发
首先是要养成自己的一套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尽量尝试独立地做出生活和学习上各种各样的决定,小到选课,大到选择出国、保研、选导师。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在和不同本科背景的同学接触的过程中,感觉那些来自于纯理科学校,例如国科大、中科大的同学在做出可能对自身影响重大的决定时,往往不是从“自己需要什么”出发,而是从“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做的”角度出发。此时就显露出多种价值观念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如果身边的人并不是一股脑涌上单一的道路,是否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别的思路?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跳出科大这个圈子,去重新审视科大主流价值观对自己的pros&&cons,去看看人生是否有其它的道路可走
对于即将在国内读硕士或者打算在本校保研读个硕士的同学们,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以就业为目标在国内读硕士的同学对国内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也许不存在,全靠自己)是很不满意的。主要在于:实验室得不到正确的科研训练、科大地理位置原因很难实习、研一课程过于冗长纯粹浪费时间、读研期间发现学历贬值等等。如果你在保研时仅仅是随大流签了字的话,这些困难就会让你感到极大的落差,所以在做出任何决定前,请一定基于对自身的认识和知识
另外就是请培养一些除了科研和做题以外的能力,例如与人交往(尤其是和女生交往,大雾)。每个学校都会培养出一些社交障碍或者所谓的社恐人士,但是妮可貌似尤其多。也许在几十年前即便是单打独斗也能做一番事业,但是在产业高度专业化的当下,不会和人交流,不能清楚地阐述自己的需求和工作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可惜在妮可这种环境下并没有人告诉同学们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加上互联网的涌现,导致大家在真实世界中和人交往的能力每况愈下
妮可的课程中非常缺少presentation的部分,大多是考试和作业,这实在是太落后了
大伙不信可以试试,拿C++中的多态举个例子,不知道多少同学能够在十五分钟之内清晰、有条理地总结并阐明这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其它学科同理。我在实验室发现很多同学一开始进组会甚至连自己的周报都无法讲清楚
想到一件好玩的事,lz本科时有个绿色圆圈学院的小朋友为了认识女生,在每个学期某门课开始时遍历坐在第一排的女生,并逐个向她们索求联系方式,lz认识的一个女孩子还发朋友圈吐槽过。。。估计没有人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合适的
顺便说一下,那哥们要女生联系方式的目的仿佛是满足自己的收集癖,比如女生A不给联系方式,而女生B给了,那哥们就会找女生B要,其中是否有一点大病大家可以评论评论(
OOOO 下次学校开会建议你去挨个找第一排校领导加人微信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