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篇读书笔记,原文在这里。
第一章-民粹派经济学家的理论错误
这一章是全书的理论部分,系统阐述了并捍卫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理论。
一、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的起点是工业(加工工业和采掘工业)从农业中分离。随后这些部门不断细分为更小的部门,它们的生产专门的产品,并用以跟其他生产部门交换。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是由“同质”的经济单位组成。它们独立地完成生产的所有工序,生产所有产品。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是由“异质”的经济单位组成。它们单独完成生产的各个工序,生产各个产品,并互相交换。
这种分工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的关键。
随着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农业本身也逐渐变成工业,也出现了分工,不同农产品之间也出现了交换。这种发展促使商业性农业的出现,也就是农业资本主义。
总的来说:
民粹派不了解社会分工,要么认为社会分工是人为措施的结果,要么否认俄国已经出现社会分工的事实。
二、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
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
这里列宁指出了一个普遍的事实:
商品经济不大发达(或完全不发达)的国家的人口,几乎全是农业人口,然而不应该把这理解为居民只从事农业,因为这只是说,从事农业的居民自己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几乎没有交换和分工。(黑体是我加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也指出,工业中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增加,同时可变资本绝对增加;而在农业中可变资本则是绝对减少,除非有土地增加了。也就是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所需劳动力会不断减少。
这种人口的转移,也会促进“工业中心”的形成,也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对整个农村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商业性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三、小生产者的破产
小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破产,丧失生产资料变为雇佣工人。他们的破产并不会导致国内市场的缩小,反而导致国内市场的扩大。国内市场的发展是依赖于生产资料的生产,依赖于生产者手中拥有货币。因此,小生产者破产了,生活水平降低了,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手上的货币也就越多,就越来越倾向于在市场上购买自己的生活资料,因此国内市场随之扩大了。
四、关于剩余价值实现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过程可以分为:
代码登录后可见
民粹派经济学家认为,第一部分用于生产,第二部分用于工人消费,第三部分的实现是最困难的,由此得出俄国由于农民破产和找不到国外市场来实现剩余价值,国内市场就会缩小。
他们的错误在于:实现最困难的不是剩余价值,而是不变资本所代表的那部分价值,以及物质形态。
原因在于:他们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涉及两个部类的交换。
如果生产的就是生产资料,那么不变资本就可以直接重新投入再生产,或者在生产资料的部门内部进行交换;但如果生产的是生活资料,那就必须与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交换。这个交换的过程只有严格符合比例,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循环才能顺利进行。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与亚当·斯密所犯的错误一样:都没有考虑不变资本实现的困难。斯密直接把商品价格划分为两部分:
代码登录后可见
他不是没有考虑到不变资本这一部分,而是认为这一部分也应该算在上面两部分里。这是因为他错误地理解了资本主义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他认为扩大再生产中转化为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完全用作了工资,而不是不变资本 + 工资。这一点在我们后面的分析中会看到。
矛盾的是,斯密在计算国民总收入的时候,又把属于资本(也就是不变资本)的这部分算进了总收入里。也就是列宁说的:
马克思就抓住了亚当·斯密的这个矛盾:既然资本不包括在产品里,资本又怎么能包括在收入中呢?(黑体是列宁加的)
斯密如此计算国民总收入,实际上就是承认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以上三个部分。
同时斯密在个别地方还区分了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这两种类型的消费,绝大部分地方他是没有区分的。
也就是说,斯密也近乎承认,要合理地说明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就得划分出不变资本,并且区分两种类型的消费。
斯密以后,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如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西斯蒙第,都重复了斯密的这两个错误,尤其是第一个错误。
因此,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就是建立在纠正斯密的两点错误上:
-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第I部类、消费品的生产-第II部类
关于第二点,在分析单个资本的运动的时候不需要区分,因为是一种科学抽象;但到了更具体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时,就需要考虑再生产所需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后者因而就要求做这种区分。
下面简单说一下这个过程:
代码登录后可见
如果要能顺利进行简单再生产,没有积累(也就是两个部类的剩余价值全部由资本家消费了)。为了获得消费品,I部类里的vI和mI(两者的物质形式是生产资料)就需要跟第II部类进行交换;而cI则作为生产资料,直接进入再生产过程。第II部类的资本家也需要生产资料cII(物质形式是消费品)进行再生产,也就需要跟第I部类进行交换。因此就会有这个等式:
代码登录后可见
而第II部类剩下的vII和mII,则作为生活资料,分别由工人和资本家自己消费了,因此不参与跟第I部类的交换。
如果是扩大再生产,情况就会不一样:
代码登录后可见
需要的条件是:
代码登录后可见
也就是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除了与第II部类交换(mI-II这部分)以外,还有多余的(m这部分)用来重新投入再生产中,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一部分。
因此,从上面这个过程来看,列宁得出结论:
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因而也就是国内市场的扩大,与其说是靠消费品,不如说是靠生产资料。换句话说,生产资料的增长超过消费品的增长。(黑体是我加的)
并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超过可变资本的增长速度。这一点列宁在《论市场问题》中已经证明过。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增长最快的,也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为了生产而生产“,生产比消费增长快得多。这也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却不能让这些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所用。生产的无限扩大——人民群众有限的消费,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固有矛盾,但不是唯一的,最根本的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一个原因,也不是唯一的,最根本的原因。但是这种矛盾并不抹杀资本主义相对于它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进步性。
马克思同时代和之后的经济学家,如蒲鲁东、洛贝尔图斯,也都只把目光放在剩余价值的实现上。他们甚至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对”分配“和”消费“注意不够。他们不懂得,”分配“和”消费“也是由生产以及体现在生产上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对此,列宁在反驳的同时,还指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政治经济学绝不是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上的社会关系,生产的社会结构。这些社会关系一经彻底阐明和彻底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也就明确了,因而,他们获得的国民消费份额也就明确了。(黑体是我加的)
如果不关心社会关系,甚至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做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之物,就会站在资本主义的立脚点上,把社会总收入看做是肉眼看得见的”工资 + 利润、地租、利息“,而看不到不变资本的作用。
五、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外市场
这里列宁说的很清楚,原因有三:
- 资本主义实际上是超出了国家界限的发达商品经济,因此必定要开展国家间的贸易
-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各部分的比例由于生产的无政府性,经常遭到破坏,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发达的那些生产部门就寻求国外市场
- 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本质是简单再生产,并且以地域为限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扩大再生产,而且超出了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因而它必须寻求国外市场
以上就是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全书的引言和理论部分。后面几章就会围绕”俄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如何发展,并朝什么方向发展?这些方面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