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三篇读书笔记,原文在这里。
第二章 农民的分化
这一章的核心是通过全俄各个地区的地方自治局统计机关的按户调查资料,研究了农村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农民的分化。
这一章绝大部分是对各种统计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这些细节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下面我就我自己的理解,以及列宁在这一章末尾所做的总结,概括一下列宁在这一章中的主要发现:
1. 当时俄国农村和农民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商品经济
也就是说,农民的生产生活完全受市场的支配,并且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工,比如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2. 当时俄国农村已具有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一切矛盾
这些矛盾包括:竞争、生产和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农民破产成为农业无产阶级等等。
这个结论及其证据,有力地批驳了民粹派的全部理论,即认为俄国的“村社”式农村经济结构是特殊的结构,是所谓“人民的生产”。相反,它是小资产阶级的结构。正如列宁所说:
与我国近半世纪来流行的理论相反,俄国村社农民不是资本主义的对抗者,而是资本主义最深厚的最牢固的基地。(黑体是我加的)
当然,由于农民受旧传统,也就是封建残余的压制非常厉害,资本主义对农村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改造作用”是极其缓慢的。
3. 农民中的经济矛盾造成了农民的分化
农民自己把这种情况称为“非农民化”。这个过程意味着封建社会中宗法式农民的彻底瓦解。
俄国的理论家很早就指出了这个分化过程,但都把这一现象理解成财产不平均、一种旧农村的“分解”。列宁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农民的分化是旧农村的彻底瓦解和消亡。因此而产生的新型农民,则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基础。
新型农民也就是指农村资产阶级(按成分来说主要是小资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前者是农业中的商品生产者,后者是农业中的雇佣工人。
列宁随后回顾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马克思也指出了“小生产者的分化”是这个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一过程体现在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过程中:
- 工役地租(或者翻译成劳役地租):生产者自己拥有劳动工具和土地,但是每周中几天在自己土地上耕种、其他时间在地主土地上耕种;
- 产品地租(或者翻译成实物地租):生产者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生产全部产品,并以实物形式向地主缴纳全部剩余产品;
- 货币地租:生产者以以货币形式,向地主缴纳剩余产品的价格;
其中农民的分化其实开始于第二阶段,也就是实物地租阶段。这一阶段,农民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并且有可能以自己的劳动获得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剩余产品。这种情况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生产者会发生分化,也就是农民分化的萌芽。
这种萌芽,在货币地租形式下才获得更大发展。它的基础跟实物地租一样:生产者直接占有土地。但是这种基础“已日趋解体”。货币地租的发展是以发达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为基础的。以契约为基础的货币关系不断摧毁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传统宗法关系。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一部分旧农民被剥夺生产资料,另一部分农民赎回了自己的土地和自由,也就形成了农村中的两个阶级:农村无产阶级和农村资产阶级。
4. 农民的分化造成了农村资产阶级-富裕农民
他们有如下几个特征:
- 收入主要来自经营商业性农业甚至是农村工商业;
- 为了卖粮食而租种土地在他们的经营中占主要作用,并且超过他们自己的份地的作用;
- 这种租种土地所需的劳动力远超他们自己家庭的劳动力,让他们不得不雇佣农业工人;
- 即便如此,他们的家庭人口数往往也超过农村无产阶级;
- 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更多的家畜;
- 他们生产的产品占农村总产品的主要部分;
- 他们的生产力超过传统农民;
- 他们把收入中的闲置货币用来从事农村商业和高利贷活动;
总的来说就是列宁所说的:
就他们在整个农民经济中(在农民的生产资料总数中,在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总数中)的意义来说,农民资产阶级是占绝对优势的。他们是现代农村的主人。(黑体是我加的)
5. 农民的分化造成了农村无产阶级
这个阶级包括无产的农民、无地的农民;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有份地的雇农和工人。
他们只拥有很小块的土地,经营规模极小,从自己土地所获得的收入完全无法维生,因此就必须出卖劳动力。他们的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甚至比不上没有份地的工人。
在这里列宁特别指出,不能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资本主义需要自由的、无地的工人”。它作为基本趋势是正确的,但资本主义在渗入农村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因此,
把土地分给农业工人,往往有利于农村业主本身,所以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这种有份地的农村工人。
他们拥有土地,但是并不改变他们的农村无产阶级属性。
6. 分化后两个阶级的中间阶级-中等农民是极不稳固的
中等农民,也就是农村中的小生产者,他们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差。并且收支勉强平衡,如果遇到灾年便会破产。他们中绝大部分,最终都会破产变成农村无产阶级,极少数变为农村资产阶级。
7. 农民的分化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
在农村无产阶级中,这个市场(个人消费的市场)的形成是靠他们不断购买维持自己生活的消费品。
在农村资产阶级中,这个市场(生产消费的市场)的形成是靠他们购买生产资料并转化为资本而形成的;当然也靠个人消费的市场,因为他们的生活需求在不断增长。
8. 农民的分化在加速
这一点的推动力主要是移民运动。主要是农业省份农民迁入工业省份;并且迁出的主要是中等农民。因此就农业省份只剩下了两极的两个阶级。
9. 农村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发展阻碍农民的分化
这里所说的两种资本是封建社会的传统形式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这个部分不过多解释,我就直接引用列宁所说的话:
我国农村中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独立发展阻碍着农民的分化。商业愈是向前发展,把乡村和城市接近起来,排挤原始的农村集市和破坏农村小店主的垄断地位,欧洲式的正规的信贷形式愈发展,使农村的高利贷者受到排挤,那么,那么,农民的分化就会愈深愈厉害。从小商业和高利贷中排挤出来的富裕农民的资本,将会更大规模地投入现在它已经开始投入的生产。(黑体是列宁加的)
10. 徭役经济的残余——工役制阻碍农民的分化
这一部分会在下一章详细解释,我就直接引用列宁所说的话:
工役制式建立在用实物偿付劳动的基础上,因而也是建立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工役制需要和要求的正是中等农民,他们不十分富裕(否则他们不会受工役制的盘剥),但也不是无产者(要承担工役,就必须有自己的农具,必须是个稍微“宽裕的”业主)。(黑体是我加的)
以上就是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列宁在这一章中用大量的统计数据雄辩地证明了,民粹派所幻想的农村中”人民的生产“实际上是农村资产阶级占主导,广大农民都破产成为农村无产阶级。这种两极分化,为俄国农村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同时列宁还批判了民粹派理论家和一些经济经济学家用”平均数字“来分析问题的方法。列宁延续了他在”出道作品“——《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中的做法,认为应该采用按照农民的经营规模,把农民分为”下等户“、”中等户“和”上等户“。这样划分后就能很清楚的看出,”平均数字“实际上代表了”上等户“的情况,远远不能反应农村中的全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