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八篇读书笔记,原文在这里。
第七章 大机器工业的发展
这一章列宁研究了工业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机器大工业在俄国的发展及其特征与影响。
1. 什么是“工厂”和“机器大工业”
列宁在这一章的一开始就辨析了“工厂”这一机器大工业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因为当时俄国绝大部分官方和民间统计资料对于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十分混乱的。列宁指出:
我国官方统计和一般书刊都认为,任何有相当数量雇佣工人的相当大的工业企业就是工厂。而马克思的理论,只是把工业中资本主义的一定阶段即最高阶段叫做大机器工业(工厂工业)。这个阶段主要的和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在生产中使用机器体系。(黑体是我加的)
列宁还指出了使用机器对于整个社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从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标志着技术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工匠手艺,随着这个技术变革而来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最剧烈的破坏,各个生产参加者集团之间的彻底分裂,与传统的完全决裂,资本主义一切阴暗面的加剧和扩大,以及资本主义使劳动大量社会化。因而,大机器工业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峰,是它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的最高峰。(黑体是我加的)
而民粹派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两方面错误:把俄国机器大工业仅仅归结为工厂统计问题而不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所经历的形式和阶段问题、把资本主义的全部使命归结为“工厂”工人人数的增加。他们不理解劳动的社会化,认为这只是几百或者几千工人在一个场所内工作。
2. 机器大工业的增长——对工厂统计资料的分析
随后列宁分析整理了当时俄国各个工业门类的工厂统计资料,并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于“工厂”的定义重新整理了资料,得出了以下结论:
俄国工厂数目在改革后时代(指1861年改革后,这个注是我加的)是在增加,而且增加得相当迅速。(黑体是我加的)
从工商业的劳动力及其结构来看,工人人数在25年中(1865-1890年)增加了一倍,远远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率。从劳动力行业结构来看,俄国工商业人口也已经占到了接近六分之一(农业人口-97.0、工商业人口-21.7、非生产人口-6.9,总计-125.6,单位-百万人口)。这种人口结构说明,俄国已经是商品经济占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法国当时工商业人口比例是26%)。
从蒸汽发动机的统计来看,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第I部类”在全部工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也符合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最快”的规律。
总的来说这个增加有以下几个特点:
- 大工厂(相比于小工厂)数目增加;
- 使用机器的大工厂数目增加;
- 大工厂工人人数增加;
- 大工厂占生产总额增加;
这种结论说明,俄国机器大工业在飞速发展,同时生产也越来越集中,集中于“大工厂”。
在这一部分统计资料分析的结尾,列宁还着重指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政治经济学中统计分析的目的:
统计应当说明由全面的分析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而不应当变成目的本身,就像在我国常常发生的那样。抹杀俄国人口中小资产阶级阶层人数众多,就是公然伪造我国经济现实的图画。(黑体是我加的)
民粹派在“机器大工业”的增长上提出了诘难,说1880-1890年相比于1865-1880年,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厂人口”的增长“都变慢了”,并认为这种情况佐证了他们认为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界限时,便会导致国内市场的缩小。列宁从三个方面批驳了这种谬论:
- “增长变慢”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的缩小,工人人数增长比人口增长的快,就说明人口正在从农业中分离,个人消费品的国内市场也在增长,更不必说生产资料的国内市场了;
- 增长百分比上表现的“增长的减少”是正常现象,因为小的绝对数总是比大的绝对数增长的快;
-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具有周期性,短时间内的增长变慢不意味着长周期下的增长减少;
3. 机器大工业的地域分布
俄国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的特点,除了上面说的生产向大工厂集中以外,还包括生产向一些区域性的工业中心集中。列宁认为,为了研究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工业中心”的内涵和范围:即以各个城市、各个工厂村或彼此距离相近的几个工厂村为对象,而不能以地域上来说过大的省或者县为研究对象。列宁总结了俄国工业中心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
- 城市及其近郊(特别是大城市的近郊,如圣彼得堡近郊):特点是工人与企业的最大集中;
- 工厂村:由先前的工场手工业的“分活站”发展而来;
- “手工业”村:其中最大的一些企业才被算为“工厂”;
上面三者中,第一种属于“城市中心”,后两者属于“乡村中心”。统计资料表明,在1890年,乡村中心的工人占所有中心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考虑采矿业以及更多行业的资料,可以估计分布在城市以外的工人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俄国工业人口的数量大大超过城市人口(1897年的统计证实了这个结论:全俄罗斯城市人口1682万人,工商业人口为2170万人)。
这种工业中心的形成有如下三个意义:
- 改造社会经济关系:包括极大促进社会分工,促进了居民的流动;
- 克服了村社的等级制和闭塞状态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 工厂影响农民,把农民改造为工人;
4. 机器大工业的附属物
我们把直接与工厂有联系的雇佣劳动形式与小工业形式称为工厂附属物。(黑体是我加的)
列宁总结了5种这样的附属物:
- 木材工人和建筑工人;
- 车夫、搬运工人、商品包装工人和一些“小工”;
- 从事工厂的一些辅助工作的“独立的”小手工业者(比如制造榨油厂与酒厂用的桶,编织装玻璃器皿的篮子等);
- 加工工厂生产的半成品的小手工业(比如机器纺纱促进了手工织布的发展等);
- 资本主义的家庭劳动;
总的来说就是,机器大工业是与其他各种工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也是与在工厂外工作的工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 工业与农业的完全分离
只有大机器工业才能引起工业与农业的完全分离。(黑体是我加的)
统计资料表明,机器生产的工业里的工人,兼职务农的比例远远低于手工生产的工业里的工人。也就是说,机器生产使工人离开土地,使他们同农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千百年的宗法式生活传统彻底分离。另一方面,机器生产也创造了工业与农业的雇佣工人相接近的条件:
- 机器大工业把最初在非农业中心所形成的工商业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中去;
- 机器大工业造成了人口的流动性和农业与手工业工人的劳动力市场;
- 机器大工业把机器应用于农业时,也把生活水平高、技术好的工业工人带到农村;
6. 工业资本主义三个发展阶段的总结
在第五到七章中,列宁分析了工业资本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小商品生产、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在本章的末尾,列宁比较了这三种阶段在五个方面的不同,并且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我们用表格形式总结如下:
我们用列宁的一段话来总结这一章的内容:
上面叙述的大机器工业与以前的工业形式不同的一些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劳动的社会化。事实上,为巨大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生产,在购买原料及辅助材料上通国内各个地区及各个国家的密切的商业联系的发展,巨大的技术进步,庞大的企业所造成的生产与人口的几种,宗法式生活的陈腐传统的被破坏,人口流动性的形成,工人的需求和开化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使国内生产日益社会化,同时也使生产参加者日益社会化的资本主义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黑体是我加的)
在下一章,也就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列宁将总结上述农业与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到七章),说明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已经最终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