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天文转地质
本文以时间轴/分类流程来记录笔者以天文学的本硕背景来申请全球多所高校的地质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行星科学专业博士项目的整个申请过程研三毕业无缝衔接秋季入学流程)。涵盖整个申请季与前期准备过程,以及最后获得TokyoTech、U-Tokyo地球行星科学PhD Offer的经验。主要包括前期规划准备、选校套磁、申请的各项准备、部分项目的特点,仅供未来希望以硕士身份转专业申请博士飞跃的同学参考。
完整版sway:https://sway.office.com/Cynj8ubEmEkpm9tJ?authoringPlay=true&publish
该网站功能不全且bug贼多,尝试了几次后决定及时止损(无法制作表格、图片上传报错),在此仅上传文本。请参阅我校飞跃网站中的攻略条目(https://ustcflyer.com/topic/27 也是bug,最后被截图上去的)、飞跃手册、以及知乎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655756606。
Figure 1 申请结果(关于申请方向信息在下文中有具体展示)
一言以蔽之,笔者的经历最大的特点为“长”:申请季节跨度超过一年,涵盖了全球的学校,而且险些完全失败。
作为博士转专业申请,笔者的目标为转专业至自己感兴趣、理想的方向进行全球申请,对留学地点与院校并不做考量,准备工作也以美国大学博士申请流程而准备,地球与行星科学——尤其是基于观察的直观经验与推理(如地形、构造、地貌的推测)和较为单一的分析(反射光谱、地球化学、岩石学等,不是基于数理基础的地球物理/大气物理方向),在我国被绑定为曾经和苏联一样的矿业、勘探相关的学科,很传统,是一个没落的学科,在当经卷国属于夕阳学科,导致出国的人少之又少,加上我是转专业申请,纵观整个申请季,我的项目选择、信息收集几乎都依靠自己查阅各大学官网、项目介绍、部门官网、导师个人网站,并依据我的“未来申请目标”来进行决策——是否向老师发送套磁。主导笔者整个申请季乃至研究生生涯的原则目标为:
- 能出野外(Field work)的地质学、行星科学专业(萌萌的梦);
- 利用多种技术、多学科视角反演地球/行星系统的协调演化历史(背景培养的兴趣/擅长);
- 能有书上就行(无论如何,不能失学且必须润,要我转码都行)
此外,本文重点在于转专业申请,笔者在当年申请季也未将日本作为第一目标。如有专门针对日本英语项目申请基本流程/信息的请参看其他文章,如笔者自己的另一篇文章中提及的内容,以及日本SGU傻瓜指南“飞跃手册”、日本飞跃群。
1-个人背景:缘起
笔者在本科期间阴差阳错学习了天文学,随着数年的学习,只愈发的增加了对遥不可及的星空以及编程的厌恶。同时增加了对地球科学的兴趣。遂辅修地质学,并且希望在未来转专业,并且将专业方向逐渐向天文与地学交叉的行星科学。而在大四因极其特殊的原因,失去了保研,从那时起就开始将出国纳入了进路选择,但是当时已十月,因此只能选择极限考研并申请一些不需要语言成绩的学校(如澳门科大),而最终选择了放弃录取,继续在国内读研,但至此已经对国内心灰意冷,因此准备将硕士阶段作为跳板,博士申请出国深造。 为了直观展示,以表格的方式展示我本人的情况分析。
在研一伊始,笔者就与导师坦诚的说明了自己对此类研究不感兴趣、希望出国、希望转专业至地学的想法,导师支持了我的选择,并且给了我非常自由的活动空间。这一年,我选修了大量跨专业的课程,时间全部花在了上课与社团活动上,而这样松散的环境下逐渐受校园二次元影响,寒假正式入宅(值得注意的是,我只看校园番、日常、社团、工作番,这可能更导致了我希望前往现实中的日本)……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在下期选了日语课、参加了学校的中日留学交流会,遂决定将日本作为博士目标,并且确定了一个研究方向——该方向与日本的重点发展的某探测项目有很大关系。
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Figure 2 本科期间前往天文台实测课程参观实习
2-申请准备
2.1-申请的前期准备
对于转专业,以及研究生出国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三个问题:
方向:有无明确的确定自己的目标,在申请季季的完成申请材料的准备?
科研:能否在研二下学期结束前获得一篇投稿录用文章?
退路:能否接受申请失败,你的的退路是什么?
其中,问题1关系到你的申请流程,不同地区院校要求差异极大,从申请的时间线、托福雅思的要求、推荐信的要求甚至是你的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同时对你的未来的生活有决定项的影响。对于问题2,事关你能否在申请期间的简历/材料中拥有一篇文章。而最后一个问题3,是在于顾虑比本科多得多的研究生,能否心无旁骛的申请。
申请季是研三上学期,鉴于笔者的直系前辈的SCI在毕业后才获得录用发表(以及对于本专业来说,大部分硕士学生实际无法及时发表英文文章),让笔者在研二前夕做出决定:硕士生涯将不以科研成果、发表SCI期刊文章为目标——我希望以最水的方式达标毕业,将此类压力减小到最轻,将节省的时间与精力花在申请资源准备、社团活动、个人拓展上。
“于是,一场豪赌开始了……”
为了向理想目标的申请,能创造更多的交集,除本科的地质学辅修外,笔者硕士三年都在选修地学方向的课程,并且拉高绩点以弥补本科不足。此外,为了弥补科研经历上的不足,自己阅读了许多文献,并主动联系了许多老师参与项目,参与涵盖从望远镜观测设备制造、天体物理建模、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行星探测综述、月壤测量。而在硕士工作方面,而后期内容我几乎是在吃百家饭,几乎全是在咨询外国学者。一开始的科研工作,实际的研究成果恐怕压缩到两周以内都能完成,主要的摸索在研二上学期就完成了,并且在上海封城期间写完了中文文章并投稿。至此,笔者把研三的几乎所有时间都留给了申请季。
Figure 3 自己的不感兴趣的专业没有条件,那么就自己找其他老师、其他大学,给自己创造目标学科的条件。(如笔者参加了地空学院的野外考察)
2.2-申请材料准备
申请工作的准备实际上从研二上学期就开始了。一开始自然是收集申请材料,是仔细的阅读个学院编录的《飞跃手册》、查阅学校的留学网站、继续参加学习举办的各种出国交流会、宣讲会、以及结交的已经成功飞跃的同学咨询,而英语方面,开始自己背单词并做TOP的阅读听力,但是结果一坨大便。到了研二下学期,我开始了具体的准备工作:游历于各个大学、机构的官网中寻找感兴趣的方向与老师,准备套磁信、CV、SOP、推荐信以及各种英文证明文件的开具、翻译,此类工作请务必在研三前完成。
而到了此时,我发现我所作的准备实际上是面向美博申请的,鉴于地球与行星科学类专业也是美国最为优秀,因此遂以申请美校为主。
2.3选校/可行性论证
在选校上一开始是与国内外的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转专业申请的可行性并寻求建议,这一部分实际上从本科就开始构思了,涵盖了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的老师、科研老师以及他们推荐的其他老师,涵盖了地质的各个方向,国内外都有,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热情,鼓励我申请,面对我的担忧,他们大多告诉我:“只要有热情与兴趣,一定可以成功”、“地学方向特别缺人,肯定不难”、“转专业不是问题,以我来看专业知识并不是要求”,并且为我推荐了一些值得联系的老师、学校,此外,也有老师表示愿意为我检查我的选校单……总之,这一个初始环节,突出一个加油鼓劲。
之后就是进一步的框选,因为笔者需要具体确定那些学校值得我点击进入、查阅地学部门的官网、老师。在这里,笔者使用的是朴实无华的择校方法:查阅大学综合排名、地球科学排名,并依次了解(排除不发达国家和欧洲)在此推荐梦奇科技来查阅,应该是最为直观有效的方式了。此外,美国天文学会专门汇总了一个网站收集世界范围内开设了行星科学专业的学校,并直接标注了各项要求信息(如托福雅思分数、GRE等),不过对于日新月异的行星科学,信息不太全面Graduate Schools for Planetary Science | Division for Planetary Sciences (aas.org)。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
描述已自动生成
Figure 4:如果希望从排名入手的初选,梦奇科技(daxue.menggy.com)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别忘了擅用浏览器与笔记本整理你的内容。
如上文所言,地球与行星科学,依然是美国是世界的顶峰,地球上,美国的地质构造记录堪比几乎就是地质教科书,而行星探测上,也只有美国在进一步推荐真正意义上的“推陈出新”。地质学的TOP是亚利桑那大学(UA)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此外,德州大学(UT)的地学也非常优秀。由于笔者心中仍然有数,因此没有去调研哈耶普斯麻以及加州理工的地学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逐个查阅-检索地学官网-收集老师信息:
Figure 5 如隶属于西安大略大学的Dr. Gordon,他已经在自己的官网表明了他从事广泛的研究,从地质、勘探、生物学、发展、材料科学、以及模拟,这样为各种转专业的同学都提供了潜在的机会,你需要的只有“兴趣“,但不幸的是老师在笔者那年不招收学生(也许只是因为我是个five)
3-套磁
因为是申请博士且大部分专业属于“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导师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涉及野外活动)。因此,我的择校实际上只基于套磁老师的情况,老师积极回复、鼓励申请=纳入选校单。我第一次套磁在6月,是一位最想去的日本老师,但是发了三次邮件都没回(让我难受了好久),而真正高效率的套磁是9月后,尤其是10月与11月(不过即使是危机感最强的10月,实际上套磁效率也无法显著提高,因为在礼仪/学术道德上:我们每次只能联系系里的一位老师),而对于欧美的申请,最晚的套磁甚至在12月。而马普所是岗位制,这个岗位已经被我关注了两年,职位技能要求几乎与我的硕士工作完全符合,因此纳入选校,而由于岗位描述的极其详细,我没有套磁,我认为这是导致我落选的关键性错误。
图形用户界面, 文本, 应用程序
描述已自动生成
(鲜明)
Figure 6 在选校过程中,笔者利用onenote详细分类记录了套磁老师信息(包括邮箱、个人网站、研究内容等),以跟进套磁情况(何时发送、回复、招生情况)
总结来看:北美地区总回复率达到了三分之一,其他地区(欧洲、HK等)择较低,而日本回复率最低,不到10%,实际上只有4人回复。而纵观全部回复,套磁的大部分都是“我鼓励你申请”之后并无下文,如:I encourage you to apply to our program、Given your interests and experience so far, I would strongly encourage you to apply to our PhD program, I look forward to reviewing it.面聊的只有国人老师、以及一位在博士交流会上反套我的德国老师。东工大的老师没有和我面聊,但是是其中最积极的,互相发了总20邮件,确定了研究具体方向与申请时间。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在博士交流会上反套我的老师博士就来自马普所的太阳系学院,他希望招收CSC学生因而被我拒绝,但他给提供了很多关参考文献,对我的研究工作帮助极大。(这其中的插曲是,其中有一篇文章非常复杂,我遂选择这篇文章作为学院课程Journal Club的主题,为大家演讲,这篇文章工作高度交叉,耗费了我三个月才大致读懂,而作者是一位日本老师)。
Figure 7 反面教材:在套磁过程中,如果使用谷歌、微软等邮箱系统,建议邮件ID设置为真名、不要设置头像或设置本人投降。笔者自始至终都顶着香织先辈的头像与英文名进行交流。
(重要性低)
Figure 8 “上手じゃなくて、好きなの ”——中世古 香織
4-准备与申请
如上文所说,在前人与手册的指导下,实际上研二下结束前我就已经准备好了全部申请材料。在研三的申请季中,只不过是进一步的润色,按要求逐个修改、提交。当时还是GPT前时代,最后6所美国学校是统一提交的,在申请提交之前,最后的工作是修改文书,笔者共改了4次。分别是飞跃群同学互改、已经飞跃的社团同学帮、一个文书机构(收费180元)。此外,申请欧洲、亚洲学校需要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对于HKU,笔者是看老师的几篇核心论文两周en写的(与老师面试过一次)。而申请东京工业大学时,老师已经给出了潜在项目甚至是目标地层(只是针对申请的),加上当时已有GPT,笔者的研究计划用GPT两天就完成了。
草地上有许多树
描述已自动生成
Figure 9 申请季的也西湖(即使是申请季节,笔者照样兼顾了社团、英语、申请、科研)
4.1-申请流程
申请的流程非常繁琐,涉及不同的地区的学校,各种要求也不同,我是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选校单上各校的申请要求与时间线。马普所是最早提交的(11月1日),并且要求提交硕士论文摘要,因此我在九月火速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一半。之后是港大12月,以及美校集中于元旦、1月15日,这些学校我是统一提交的,以便老师帮忙提交推荐信。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 表格, Excel
描述已自动生成
(适中)
Figure 10 笔者的完整选校申请情况,所有信息均 放置于一个表格中,以直观的明白要求(是否送分、推荐信选谁、缴费等)
4.2-漫长的申请延长赛
提交完之前的系列学校后,就是了无音讯的等待(实际上当时是疫情狂潮,被驱逐回家了),每天垂死病中惊坐起,查看email有没有通知。马普所是第一个通知的,告诉我准备3月考核的各项细节并安排了国人学姐对接,然后在面试前的2月突然收到了拒,据说是历史首次。之后就是陆陆续续的拒绝,从3月一直到6月。没有任何面试通知,发邮件给老师也没有回复。对比其他同学12月就收到offer,至此,我已经感觉到我将获得“全聚德”。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Figure 11 对比笔者申请的其他学校,日本的留学申请的最大特色似乎在于有一份详细的“申请指导手册”,几乎详细介绍了从套磁到入学的所有流程,而一般的申请,几乎都是直接填写系统上传材料,没有专门的指导文件。在此也引申出一个问题,日本的指导似乎是最详细的,但是却有那么多人在依靠中介,匪夷所思。
这期间让我垂死病中惊坐起,但是发现现在再套磁已经几乎没有用了,个大高校申请已经结束,我现在,一方面只能继续好好处理东京工业大学的申请(4月),另一方面是让我最终选择去联系了那位文章极其交叉的日本老师,也就是那位德国老师向我推荐的文章的作者。而这位老师对我非常积极,非常细心的指导我以东大名义申请了JSPS DC1奖学金。最终,在5月末东京工业录取后,我选择放弃录取,选择继续申请东京大学,并于8月末面试,最终获得录取。
4.3-申请特点与雷区
套磁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新导师是最积极的,但是相对应的,他们也最可能变成海王。而中国导师是最乐意与学生面试的,我在面试过程中直接被拒、被超级海王钓鱼这些都发生在中国导师上,此外,与欧洲、美国的大学不同,对于港大与日本的学校,学生只能选择一个老师,多位老师向你抛出橄榄枝的时候,你只能选择一位,而我十分错误的选择了中国海王。现在看来,应该尽量避免接触中国年轻老师。
对于前8所学校中没有给予面试的,我认为我的失败在于没有继续不停的给老师发送邮件、报告情况,即使老师没有理我。我的申请相当于就凭纸面材料就被刷了……但是,确实有学校是类似物理天文系得committee制的,如布朗大学,老师明确回复了不确定研究方向,学生入学之后才确定。
日本的项目与传统的英美教育下的博士项目似乎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在申请上也能看出来。以东京工业的IGP-C项目举例,推荐信仅需要一封,且必须是自己的学术指导者,这样的话,其实对于申请人所谓的各种Connection都无法发挥作用了。研究计划提供了专门的模板,在日本称之为“study program”,不需要个人陈述、不需要CV……。但是,申请是“不公开“的,只有获得了导师内诺信,并且将其发送给教务,你才能获得一个内部链接进入申请系统。此外,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是笔试+面试,笔试是地球化学,面试是演讲博士工作。
4.4-广域科学专攻
广域科学是综合文化研究科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硕、博),总览整个东京大学乃至日本高等教育,该项目都是一个十分奇葩的存在。而其特点直观来看就是学生位于东京大学的驹场一校区,与之对应的,绝大部分留学生、研究生都位于传统的本乡校区(实际上驹场也很老)、柏校区(一个连教学楼都没有的研究所集合体),而驹场的研究生大部分也位于驹场二校区。实际上,驹场校区没有学院区分,几乎全部隶属于教养学部,负责整个东大的大一大二学生的文理通识教育,学生在大三大四将专业分流到“后期课程”,大多将前往本乡校区。而这里继续开设了少量“后期”专业以延续缝合怪/交叉学科的特色,攻学生选择,其中就包括广域科学。
广域科学博士,申请过程则更为“朴素”,申请材料需要邮寄,而推荐信、研究计划都不要求,语言成绩也是“任意提出”,学生实际上只需要填写一份信息表格,配上一个400字以内的“希望研究的内容“即可。此外,也无需提交有关本科的任何材料(成绩单、毕业证),仅需提交硕士成绩单。……不过,需要硕士论文的全文翻译,这个工作量非常哈人。而对于面试阶段,面试可谓是波澜不惊,面试45分钟,只是介绍硕士工作,几乎只有导师提问,其他老师连屏幕都没开。这一点上,突出了前期交流/导师决定的特点——毕业在申请前已经与导师发送了近200封邮件、6次视频。
日本申请特色: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详细的指导手册,涵盖了从申请前的准备到录取后的入学指导的方方面面,但很不幸广域的是日语。
此外一点是:该课程为纯日语项目,学院只开设日语课程、教务只发送日文邮件,全部都依赖导师的翻译。
5-特殊经历
表面上,跨专业申请、交叉学科研究是很常见的,但是实际上这些交叉学科大多不过是某现代信息、工业“技术”在某一基础“科学”上的应用,在我看来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主题,只是一个噱头罢了。
在低分、没有文章、大跨专业的情况下,我的申请必然是无比艰辛的。而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我在数年的学习过程中为自己塑造了一个“跨学科“的背景。因此,就只能寄希望于有老师认可这样的学生,认可这样的方式,换句话说:“在学的好与学的广之间,老师希望你是学的广的。”
而最终乐意与我交流的几位都是研究工作非常缝合的老师,他们涉及的都是很宽泛的研究工作,从生命到环境在到天文地质,并且希望触及现在主流研究不太关注的“起源“(生命起源、早期地球、早期太阳系),这种极其依赖多学科合作的问题。我仍然记得套磁的老师的第一句回复:”Your interest in various research areas in planetary science and interdisciplinary experience seem to match m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olicy”
人们在看台上的人在房间里
描述已自动生成
Figure 12 国合部的交流活动也是我们最开始了解院校信息、申请信息的重要渠道(甚至是核心渠道),我建议抽空还是多参加一下,笔者是基本参加满了,并且抓住每次机会向校友、老师咨询问题。
此外一点就是信息资源渠道,从套磁信到老师推荐,留学申请极大的反应了信息的重要性。所有文书的准备都是依靠已经出国的同学以及同样今年申请的同学的帮助而完成的,英语的指导、申请的选择、各种资源平台的利用……这一切都凸显了信息资源的渠道的重要性。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我通过各种社团活动以及额外选课、主动联系老师而认识的同学提供的帮助。如在乐团认识的刚回国的博后学长,在攀岩队认识的而届时已经在美国的同学,他们都为我的申请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相反,孤军奋战的人,很容易放弃/选择给中介交智商税/选择一眼死磕CSC(许多外校硕士)
6-奖学金申请
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自己价值观,我希望我的未来能更自由一些,因此不申请CSC奖学金。除日本外,我申请的所有学校,学生都自带丰厚的RA/TA,也无需更多申请(实际上入学后还有许多奖学金选择,但是我没有走到这一步)。实际上,大多数导师拒绝我的原因也是“no fund”。对于港大,我申请了人上人的港府奖学金HKPFS,港府奖学金非常top,获得奖学金的人甚至可以踢开导师,自己寻找意向老师。
日本的大多数项目是不含奖学金,除了少量参考美国体制建立的硕博连读项目,学生将获得稳定的RA收入,如东京工业大学的ELSI、东京大学的GSGC,但是卷度惊人,剩下的RA取决于老师(如我套磁的老师第一次meeting就表示他能支付)。而对于一般的学生,都需要入学料、授业料……,奖学金与减免均需要自己再进行申请。而这些奖学金的类型、难度、要求均褒贬不一。最炙手可热的是那种在入学前完成申请的奖学金,入学后将完整覆盖未来3年的资金支持,如WINGS、跨界奖学金、高度人才,SPRING-GX等,以及日本学术界大名鼎鼎的JSPS DC1奖学金。而余下的奖学金大多为一年一次,而且金额有限。总之,在日本读书能“不花钱”的,少之又少,据我了解,基本只有那些前文提及的5年硕博连读项目的人可以体验到,而对于其他人,据说学费减免申请都不能保证。
结语:反思与建议
申请季走来,看到了太多人的放弃(在他们眼里并不是),以及听到了无数的借口:“疫情XXX”、“英语不好考”、“没文章”、“没钱”、“转专业背景不好”……笔者只能对此冷笑。作为21年看了京吹才开始接触演奏的笔者,这些可悲的借口,让我想起了很多人在面对乐器/绘画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没有天赋/没有艺术细胞”。这些说辞最终变成了你没有坚持努力的借口,实际上是在欺骗你自己。
图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1、 不同地区的学校,申请要求完全不同,如果混申会非常疲惫。我毫不犹豫的建议未来的同学还是选定地区集中力量申请比较好
2、 对于博士,语言成绩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过线就行(实际上不过线也可以),而口语交流能力是靠去了才能锻炼的。但是,英语务必提早准备。
3、 跨专业申请,务必提早规划,以尽量去突出自己能打动对方的亮点。
4、 人喜欢花钱缓解焦虑,而中介喜欢制造焦虑。留学主要还是信息差,对于针对性那么高的博士申请,那一群乌合之众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5、不要以硕申硕安慰自己,这并不会带来优势。因为你已是硕士,老师们会默认你已经具备硕士的科研能力了,如果再申硕,大部分老师会只觉得很奇怪。除非:工作一段之后,再申个差别比较大的硕士,大家还能理解。我知道一个学了传媒学硕士,不好就业,工作几年又申了个MBA,这样可以。此外:HK硕士,是留给当地本科精英的,硕士去申请并不会带来优势。
6、多参加社团,远离学生会团委等学生组织(尤其是校研究生会,里面大部分人都是奔着选调吸血鬼去的),后者这些东西不会为你的申请带来任何加分项,而且只会大量浪费你的时间。而前者,能更有价值的拓展自己的人脉与自生素质。
7、“Few things are impossible in themselves; and it is often for want of will, rather than of means, that man fails to succeed.“
--François de La Rochefoucauld
你不尝试,你怎么知道行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