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编辑
这个问题应该是挺奇怪的,而且很可能是错误的,可是这出于我对自己的思考,所以姑且问一问🙏
我发现自己在需要记住一个公式时,一般都要用自然语言将它叙述一遍,才能加深印象;刚看到一大堆符号时,经常会无所适从看不下去,只有在从开头获得了一个清晰的描述之后,才能逐渐进入阅读的状态(也就是看公式的速度终于快了一些😭)
所以我想,会存在一种更依靠符号的思考方式吗?如果存在,能否培养这种思考方式呢?
这个问题应该是挺奇怪的,而且很可能是错误的,可是这出于我对自己的思考,所以姑且问一问🙏
我发现自己在需要记住一个公式时,一般都要用自然语言将它叙述一遍,才能加深印象;刚看到一大堆符号时,经常会无所适从看不下去,只有在从开头获得了一个清晰的描述之后,才能逐渐进入阅读的状态(也就是看公式的速度终于快了一些😭)
所以我想,会存在一种更依靠符号的思考方式吗?如果存在,能否培养这种思考方式呢?
我背公式时是记住它长什么形状,不知道算哪种思考方式
和楼主一样
一般是第一遍抄写推导过程,第二遍自己补充推导过程中的精髓,第三遍从头推到尾,这时候无论是肌肉、视觉还是逻辑都记下来了,后面就交给练习
以我的感觉来说, 思考的初期是不具有语言形式的: 一个模糊的想法在你脑中浮现, 但是你只有将其表述为某种语言才能让他人甚至是自己理解. 在此之前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个想法对不对, 甚至不知道这个想法具体是什么. 这两者甚至是冲突的: 具象化的语言严谨准确, 但是过于累赘, 你不可能在没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 花大功夫在自己脑子里辩论; 抽象化的想法模糊, 但是是打包好的: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你可以思考他, 但是让你说清楚还要花另外的时间.
符号语言在描述这类想法的优势就是简洁而准确. 意思就是你一旦理解了这个公式想要表达的, 这个公式看起来就是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因为它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涵盖了所有信息. 然而这也让公式难以"解码", 意思就是你要花大功夫明确每个符号都是什么意思. 背下来很简单吧, 但是你学广义相对论要多久呢..
但是我感觉除了这两种语言, 思考时候更多用到的还是"图像". 在物理里面老师们都说"物理图像", 其实意思是你要把现象和概念联系起来. 这很自然啊, 如果物理是在研究这些现实存在的东西, 怎么能不联系现象呢. 但是我考虑数学的时候, 脑子里也是图像,, 小时候算100以内加减法, 脑子里要具象化一个10*10网格的.. 图像的好处, 在于好用脑子构建出来, 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自然的含义.
于是结论是: 思考用图像, 表达用符号, 自然语言用来解释.
符号对我而言就只是语法,公式里每一项的含义(或者说是自然语言的表述)才更贴近思维。
自然语言既能包含符号关系(毕竟所有符号都能被读出来),那么符号就只是起到简单明了地表达形式逻辑的作用呀。
于是我理解和记忆都使用自然语言,但计算用符号。当然,实际上二者只是同一内容的两种形式罢了。
据说爱因斯坦是通过图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