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编辑
可能唯一好点的是GPA吧,虽然GPA用处其实没那么大,作为评价标准也比较片面,但它至少能让我好受点,让我感觉有点希望,不至于憋出太大的心理问题。
但我还是常常深深地怀疑自己,我到底能不能做学术?我虽然比培养方案提前学了一点东西,但我没法对物理侃侃而谈,常常卡在一些小细节中,也没有体会到那种学习的快乐感觉,一些别人评价“看得很舒服”、“保姆级推导”的教材也看得不太顺利,云里雾里。这学期结束后,四大力学的课程就都学完了,但我想我可能没怎么学会物理的思想,或者说物理直觉、图像这些╯▂╰,我大二上有点想进一个组做些事情,本打算在找老师前看一本知乎上推荐的这个方向的讲的比较细致的入门级讲义,结果却啃的挺痛苦,虽然没有什么数学上的困难,但是书中不少定性的物理分析,图像的描绘和近似却并不能让我感到很合理,但这些都不是严格的数学能导出的东西,我无论如何去想,也无法让自己真正地接受它们。我就这样硬是用着每天一个小时看个1、2页的速度看完了,却感觉没有学明白,遂也就没敢去找老师。有时为了停止长时间的焦虑,我会鼓励自己,我其实是有物理感觉的,只是我过于多疑,没胆量相信它,或者说无法放着含糊不清的点接着往下看(因为看物理的科普读物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但我总不至于蠢到科普都看不懂吧),但是看不了几页,我就会被强烈的自我怀疑的感受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