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补上之前读的列宁全集第一卷的一部分笔记,这是第二篇。原文在这里。
论所谓市场问题
这篇文章是列宁针对克拉辛的《市场问题》的论文的相关观点所做的批驳,即批驳了当时流行的民粹派的观点:随着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人民大众日益贫穷,因而俄国国内市场会逐渐缩小,甚至陷于停闭;同时俄国作为“现代化的迟到者”,在难以找到国外市场和殖民地以倾销商品的情况下,俄国资本主义会随着不断缩小的国内市场而无法继续发展。
列宁首先对克拉辛在《市场问题》中所引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里提出的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这一理论做了正本清源。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
这部分借用了我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章的读书笔记中的相关部分。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实现理论有两大基础:
-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第I部类、消费品的生产-第II部类;
关于第二点,在分析单个资本的运动的时候不需要区分,因为是一种科学抽象;但到了更具体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再生产与流通)时,就需要考虑再生产所需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后者因而就要求做这种区分。
下面简单说一下这个过程:
代码登录后可见
如果要能顺利进行简单再生产,没有积累(也就是两个部类的剩余价值全部由资本家消费了)。为了获得消费品,I部类里的vI和mI(两者的物质形式是生产资料)就需要跟第II部类进行交换;而cI则作为生产资料,直接进入再生产过程。第II部类的资本家也需要生产资料cII(物质形式是消费品)进行再生产,也就需要跟第I部类进行交换。因此就会有这个等式:
代码登录后可见
而第II部类剩下的vII和mII,则作为生活资料,分别由工人和资本家自己消费了,因此不参与跟第I部类的交换。
如果是扩大再生产,情况就会不一样:
代码登录后可见
需要的条件是:
代码登录后可见
也就是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除了与第II部类交换(mI-II这部分)以外,还有多余的(m这部分)用来重新投入再生产中,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一部分。
克拉辛在《市场问题》对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理论有这样的典型误解:第I部类的扩大再生产不依赖第II部类的生产运动,也不依赖个人消费。这种说法只抓住了表象(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而“不依赖个人消费”则是错误的。为了顺利完成再生产,第I部类总归是要与第II发生交换的,否则第I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都无法生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增长快于消费品的证明
对于上面提到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一点,列宁举了一个例子,并用数学计算做了证明。
下面这个例子我们只计算第一年积累到第二年底的结果,其余以此类推,并假设积累率为50%,也就是第I部类剩余价值的50%用于积累,以及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第I部类为v/c = 0.2,第I部类为v/c = 0.5):
代码登录后可见
需要说明的是,列宁的计算与我相比这里稍有出入,因为列宁还考虑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v/c的比值,也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渐减小,比如v/c一开始是0.2,后面逐渐减小到0.1等。
最终制成如下统计表:
我们可以看到,以这个例子来看,增长速度:“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 > “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由此,列宁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快。
民粹派对“市场”的纯粹“外部性”的错误认识
克拉辛在《市场问题》中使用了这样一个图示来解释“资本主义向广度的发展”,也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排挤自然经济:
克拉辛是这样说明“流行的”民粹派的资本主义无法继续发展的:
A是资本家(代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W是直接生产者(代表自然经济)。随着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W中越来越多的直接生产者需要与A进行交换,也就是出卖自己劳动力,将加工好的第一部类的c+v提供给A,而A则以自己的第二部类的c+v+m提供给W。那么W中不参与交换的直接生产者就会越来越少,最终W所代表的的自然经济全部解体以后,A就无法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继续发展。
这一观点的错误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里,A和W其实是一个整体。把W当做逐渐解体的自然经济所产生“外部市场”是错误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本身就会造成“国内市场”。它也没有说明资本主义是从何产生以及如何产生的,给人一种资本主义是与“自然经济”(W)的外面的商品经济(A)来的,而非从其内部产生的。
科学的“市场”概念
在批驳了错误的“商品生产”以及“资本主义”概念以后,列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科学定义:
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
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商品生产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仅人类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本身也成了商品。
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有两个关键前提:
-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由于出现了社会分工;
- 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由于价值规律作用下的竞争导致小生产者的分化;
为了解释这两个关键前提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列宁举了个简易的数学模型。
分工、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简易模型
我们假设有6个生产者,每个生产者在一开始都从事三个部门a(农业)b(采掘工业)和c(加工工业)的生产,产品产值a = b = c = 3,其中在资本主义阶段,剩余价值为1(补偿不变资本的那部分价值假定不变,在此不考虑)。同时假定再生产为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全部为资本家消费。
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自然经济,每个生产者都生产所有部门产品,没有产品进入市场。
第二阶段
现在出现了分工:
生产者I改变了自己劳动的生产项目,把生产b部门的那部分劳动时间全部用于c部门。因而b部门的产量就分摊给剩下5个生产者,故他们每人生产6b / 5 = 1.2b。而生产者I生产了2c,剩下的4c分摊给其他生产者,它们每人生产4c / 5 = 0.8c。
这样他们每人的生产的产品总值依然是9,但是自给量发生了变化:对于生产者I来说,他需要购买b产品,卖出自己多余的1c,因此他买入卖出就分别为3价值单位和3价值单位。而其他的5个生产者,需要卖出多余的0.2b,买入自己缺少的0.2c供自己消费。因而他们的卖出买入就分别为0.6价值单位和0.6价值单位。
因此,出现了初步的分工的结果就是,有6价值单位(九分之一)的产品进入了市场。
这一阶段对应于上面所说的资本主义产生的第一个前提: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
分工继续发展:
现在b部门和c部门已完全分工,3个生产者从事b部门生产,3个生产者从事c部门生产。每个生产者都要卖出1b或1c,买入1b或1c。从总计来看,分工的发展引起了市场的扩大,进入市场的产品已经为18价值单位,占总产品的三分之一。
第四阶段
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从第三时期开始,因为生产者被卷入市场,各个生产者之间已经出现了竞争。在价值规律这个“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市场波动条件下,生产者之间出现了分化:少数精明强干的生产者积累起财富,而大部分人则因为市场波动而破产,丧失部分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就会集中到前者手中,因此就会出现前者雇佣后者的雇佣劳动。
其中生产者I雇佣生产者II和III为其生产c部门产品(红色字体表示被生产者I雇佣),每人生产2c,扣除2价值单位剩余价值,每人获得4价值单位工资;
生产者IV雇佣生产者V和VI为其生产b部门产品(蓝色字体表示被生产者IV雇佣),每人生产2b,扣除2价值单位剩余价值,每人获得4价值单位工资。
因而对于生产者I来说,他需要购入1b和代表8价值单位的雇佣劳动力,因而他也就要因此卖出3 + 8 = 11价值单位产品,他的自给量就为21 - 11 = 10价值单位。生产者IV以此类推。
对于生产者II来说, 他获得了4价值单位工资,也就因此购买4价值单位产品供自己消费,同时自己还生产了1a,因此他的自给量是3。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半独立的雇佣工人(生产者II等4人)来说,他现在消费的总产品是3 + 4 = 7价值单位。比前三个阶段的9价值单位减少了,也就是说“大众”“变穷了”。同时进入市场的产品(22价值单位)也比上一时期增加了。
这一阶段对应于上面所说的资本主义产生的第一个前提: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
第五阶段
这一阶段里农业部门——a部门的商品生产者也出现了分化,因而生产资料也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对于半独立的雇佣工人(生产者II等4人)来说,他现在消费的总产品是1.5 + 5 = 6.5价值单位。比前一阶段的7价值单位进一步减少了。同时进入市场的产品为26价值单位,也进一步扩大了。这个现象也就驳斥了民粹派的理论,“农业经济的衰落”不是引起农产品市场的缩小,而是引起它的扩大。
第六阶段
这一阶段里,所有生产部门彻底完成分工(每个部门都只由一个生产者生产),雇佣劳动者(分别用红、蓝、绿色表示)彻底丧失独立性,没有自己的任何经济,全部生活来源都依赖出卖自己劳动力换取工资。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阶段发展的三个阶段里,雇佣劳动者的工资虽然不断增加(4 - 5 - 6),但是消费的产品总量是不断降低的(7 - 6.5 - 6),也就是说日益贫困了。
以上就是列宁举的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简易数学模型。从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并不是像上面民粹派所认识的,是一种”偶然现象“、”人为培植的“,而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在小生产者内部产生的,尤其是产生于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小生产者的分化中。
比较上述对“市场”两种认识所得出的结论
列宁在这里提出了两个结论,基本上都已蕴含在我们上面所说的几点里了:
- “市场”与”社会分工“与”商品生产“是密不可分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市场发展的限度取决于社会分工即劳动专业化的程度,而社会分工由于技术的发展的无止境而永无止境,因而市场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市场的发展并不会因为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而陷入停闭;
- ”小生产者贫困化”既是资本主义的症候,也是其发展的源动力: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破产的“自由雇佣工人”,小生产者的贫困化正使其变为雇佣工人;同时小企业的破产,生产资料的集中,也促进了大企业的发展。上述两个过程都促进了市场的扩大;
- 资本主义固有的本性——扩大再生产导致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一过程已在上面说明过,它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
同时,还有两点我们需要注意:
- “市场的扩大”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体上提高了城市工人与乡村农民的需求和文化水平,密切了他们内部和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并增强了他们的“阶级意识”,为资本主义“训练”了自己的掘墓人;
- 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丝毫不排斥其根本矛盾——劳动的社会化与产品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只是延缓但不能消灭这个矛盾;
总的来说,关于“市场”问题的认识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以后的所谓“主流经济学”争论的焦点:到底是像萨伊及其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后继者那样,把市场看做是投进商品取出货币的无所不能的“神”,还是按政治经济学那样,把它看做是劳动专业化后具体的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列宁在19世纪末的分析,对我们理解“市场”问题将会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