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h 如果真的可以通过一场专业知识的比赛破格录取,利好的会是广大中专学生吗?
同样不建议。我看了一下阿里初赛的规则,其实是开卷,线上做的。我相信这位同学不太有代考的可能性,唯一有可能指导她的老师,成绩还不如她。但是一旦这个升学的口子一开,其他人会不会利用这个竞赛作弊,那就不好说了。
单纯从可能性角度上讲,一名拥有指导老师的同学,能通过半自学掌握足够的数学知识,在竞赛中出很好的成绩,是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地方。这就是数学最大的魅力,它是一个纯脑力活动,而不受任何空间和平台的限制。所以经常会能看到,一些所谓的数学传统弱校,可以大量引进数学人才,迅速崛起。
这个案例能引起社会广泛的讨论,主要还是因为它触及到了所谓“对教育选拔制度的反思”,再叠加上了“中专生也能逆袭”的爽文情节,引起多数人的共鸣。这两个都是社会上的热点议题。然而这样的讨论必定是偏离了对数学学习的讨论的,说实话,社会上能真正喜欢数学的人,还是太少了。我们的大众数学教育,还是以筛选有天赋的学生同时打击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而不是去诱导学生的兴趣。
//其实我还有几个疑惑的点,可能是媒体报道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所致。
一是这次初赛的题目里面,代数和概率论的比例非常大,但是似乎在报道时只强调她自学了数学分析和PDE,如果只学这些,肯定没有办法考到93分这样的高分。
二是采访,对姜同学的采访似乎有些太zz正确了,在姜同学的表达内容上也能看出远超17岁的成熟。比如描述解题过程;描述服装设计和数学的关系。在描述对数学的感觉的时候,她没有描述哪些具体的定理给她的感受,而只是提到了“数学的对称美”。这也许是为了照顾大众,没有细说。
但“意识到对称美”也得是站在很高的观点下,才能意识到的。很多正在刷题备考的学生,很可能非常善于做题和掌握技巧,朦胧地利用很多对称的技巧,但是不一定能这么深切的体会到“对称美”。我倾向于认为,她的成绩是真实的。但采访的稿子也许是王老师教给她怎么说的。
参考:硕士同学对王老师的印象。
https://mp.weixin.qq.com/s/uJ1wkMGG65z5zeO8Qzqv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