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也会,所以我第一次和老师发邮件选了做过专业宣讲的老师,任课老师,或者名字挂在“学生学业指导中心”上的老师,也可以找正在作学术报告的老师线下聊天。这样就不会太过陌生和紧张了,俗称“先挑软柿子捏”。
然后后来有了和老师打交道的经历之后,也知道了老师面对陌生学生的心态。再找其他老师(包括大牛院士)也就没啥心理压力了。不过这个经历对lz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老师所面对的问题,本质上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去了解一个自己全无了解的人”。如果能线下接触就是最直接全面的;如果不能,课程/科研经历,CV和动机陈述就是一种手段,给你一个展现“自己是个有热情/真的感兴趣/比较可靠/etc的学生”的机会。GPA则是一个标签,是“如果你只能给老师传达三个字符的信息”时,最适合表现的东西。但当时间拉长,接触更深,GPA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这点上,科大学生对外校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外校学生几乎只能用有限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标签”,但本校学生可以靠日积月累的相处,让老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一般来说在本校接触久的学生和没见过的外校top学生之间,导师都倾向于收本校的学生。在两个接触比较久的本校学生之间,GPA的作用也为0。(前提是都过保研线,否则他需要额外承担招不到学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