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心血来潮,采访了一些有对象的同学,问问他们在谈恋爱上所花的精力相当于修了几学分的课。把结果平均下来,差不多每个学期四学分。把情感问题比作学分,这对许多纯情的同学而言都无法接受。实际上我也觉得把恋爱比作学分并不合适:因为就算是找出全中国大学最憨批的教务处,配上全中国人品最差的老师,也开不出离谱至斯的一门课。首先是管理臃肿,课堂容量完全不公开,想修的时候抢不到,修到了又容易突然被退课,也说不清要修几个学期。课程内容也稀烂,几乎没有备过课的迹象,每堂课的内容都随机,完全没有知识体系可言。课程耗时特别高,虽说是修四个学分,却像修了四个学分的电子线路实验一样,内容极其琐碎却都要注意,稍不留神就要挂科。最重要的是,这门课得到正向收获的概率很少,可能要重修很多次,但最多只有一次能有正向收获,其他次都是挂科并负向影响心情。当然有的人会说过程中会有收获,恕我直言,这种口吻和嚷着“不要质疑”的大物实验保皇派教师一模一样。
说到这里,我想混迹科大精于选课的同学们都看得出来,如果恋爱能作为一门课在教务系统上选课,而且不是必修课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人选,评课社区上想必评分也不会超过2.0。但是若把恋爱放在学习外的日常中,许多同学眼睛就花了,一心期待地想选这门烂课。尤其是男同学,很多人嘴上挂着不想谈也找不到,却妄想奇迹发生,靠着仅从番和galgame中摄取的恋爱经验给自己喂各种狗粮。如果你想被温暖,请让闺蜜或基友来温暖;如果你想娱乐,信息社会从不缺乏娱乐手段;如果你欲求不满了,黄油也不是找不到。唯独不要去谈恋爱,耗时耗力都比以上种种多,收获却更少。
恋爱和爱有什么区别?爱是一个普遍的东西,你可以在爱甲的同时爱乙,甚至可以同时爱所有人;而如果你和甲谈恋爱,就不能和乙谈恋爱,如果和两人同时谈恋爱,你便要偷偷摸摸躲躲藏藏。一旦一个人有了恋爱关系,它就被独占了,它作为自由人的独立性受到破坏,它就不能与其他性向之内的人像过去一样坦荡的交往。不仅如此,社会越发展,文化生活越丰富,谈恋爱所要付出的经验付出就越大:种种文化产品灌输给人们恋爱的标准”仪式“,也就是证明情侣互相恩爱的消费范式。实际上,几乎一切和”情侣“概念挂钩的东西,都是与情感本身毫无关系的:从七夕到信物,从婚纱到情侣票,从情头到每日早晚安。恋爱中纯粹的部分早已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彻底消失了。如果你有谈恋爱的同学,或者你自己就在谈恋爱,不妨试试,如果去掉这种种证明恋爱关系的”仪式“,你所见的恋爱关系还剩下什么。恋爱就是最大的消费主义,忠于初心和理想的科大同学应该杜绝这种消费主义。
综上所述,人不应该谈恋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学尤其不应该谈恋爱。科大的男同学经常抱怨6:1。在我看来,6:1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对科大男同学最大的恩赐。它逼迫男同学在情感生活上自律,彻底断绝谈恋爱的幻想,让男同学们可以专心于学习或者享受生活。对女同学而言,则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自律,面对诸多的男同学要断绝念想,不能坠入恋爱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