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说一下,那次实验报告lz是82分,lz的室友是91分,嗯,神奇的操作
插眼,听听你的故事。
之前看到过一个微信公众号UstcStory,发过一些科大学生的故事。但是已经很久没更新了。
LubenDias 标准开头(
插眼,蹲一手楼主更新。想听听后续
LubenDias
LubenDias 绷不住了😅🤣
LubenDias 是不是凯特摆?话说我做杨氏模量实验完全没做出来能用的数据,最后是抄的室友数据改了改
LubenDias 经典凯特摆,运气好的调的贼快,运气差把配重调到头都不平衡,还要从头再来
顺便说一句,lz大一数学物理课成绩是很不错的,力学A考了95,但是这大雾太tm恶心人了,导致妮可失去了一个物理人才(
现在在哪里呢
有朋友问lz现在在哪,透露一下在国内读研,具体在哪就不透露了,怕被开盒(
LubenDias 那看样子是脱科了😜
然后lz就准备润了,考虑润计科还是信院
lz的堂哥是华为海思的工程师,咨询了一下他得知华为觉得妮可计科牛人的比例比信院多一些,遂决定润计科(没有说信院不好的意思,lz的一个好朋友去的是信院,之所以去计科还有一个原因是计科转专业GPA限制比信院严,觉得计科人水平高
我想在科大得到的第一条经验是:当准备加入一个新的团体(公司,实验室),不要仅仅盯着头部成员的现状,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判断是否能在其中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发展,毕竟一个人的成就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有历史的进程(千生一院士.jpg
LubenDias 这点深表赞同,做决策前多关注中间部分,少关注头部
LubenDias 确实,中位数有意义得多
接着更,决定转CS之后,lz决定去选CS的课,结果遇到了科大第二门让我蚌埠的课-🦘结构😅
之前上数学物理课虽然觉得难,但是跟着老师总能听懂,多做题多记笔记总能考个90来分。但是这🦘结构真的是让我大蚌埠。首先一般的教材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书是把复杂的东西进一步复杂化,简直是孙笑川写的
其次是上课,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带,那个老师上课的方式就是把书本上所有东西抄到黑板上,然后再原封不动地念一遍,我的评价是不如点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