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不瞒大家说,其实我之前也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人生之道,也曾经拜读过《资本论》,但也许是我的学术造诣不够高深吧,《资本论》我读起来就有些难懂。比如这段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陈述。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在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它们有一定的量为前提,如几打表,几码布,几吨铁等等。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商品学这门学科提供材料。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注:“价值就是一物和另一物、一定量的这种产品和一定量的别种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象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某种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总之,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换。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末,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
光是这一段话当中我就有好几个疑问:为什么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只与商品属性有关的不变量?铁匠手里的一个铁块和我手里的一个铁块,它们的使用价值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夸特小麦和z量金的交换等式就一定成立?不需要考虑第三方提出用z+1量金换一夸特小麦的情况吗?为什么明明是研究经济社会,却要忽略经济社会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只从社会整体这个宏大视角去分析呢?
当时我身边并没有能和我探讨这些问题的人,我也只能自己去找答案。然后正如本帖开头所说,在机缘巧合之下,我了解到了一些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历史。于是我打算从现代经济学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国民经济学原理》看起。当然,我也有一点私心:马克思主义经济主张极端的政府管控经济,政府管控着整个国家的资源分配,而本书作者是奥地利学派的开山鼻祖,奥地利学派主张极端的自由主义经济,政府不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我想知道奥地利学派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的死对头,它是如何解释当时的经济社会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曾以为它也会和《资本论》一样,主要研究的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但当我看完整本书之后,我体会到,它讲的是整个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到19世纪,再到现在,一直遵循着的经济规律。把财货价值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讲给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部落的人听,他们也能理解:现在没有房子,打算建一个房子来满足一家子居住需求时,他们需要木头来造房子,木头对他们来说就很有价值;建完一个房子了,打算再建一个房子做仓库时,木头虽然还有价值,但价值没一开始那么多了;房子全建好,没有对房子的需求之后,木头就只有烧火的价值了。
而且,虽然本书作者为奥地利学派的人,但这本书看下来,并没有作者自己对经济发展的看法,只有对古往今来经济社会规律的总结,而这些总结就解答了我的部分疑问。为什么是部分疑问呢?因为作者也只分析了部分的经济现象,比如经济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利息理论,在本书中就鲜有提及。而且本书和《资本论》在数学工具的运用上半斤八两,基本上全是小学数学,重逻辑推理而轻数学归纳,就导致作者在对许多问题的分析上简单化。
我曾经看到知乎上经济学专业的左派答主,列举出了20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方的许多著作,而且扬言:没看完这些书,就不配来反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当时我就感觉他很可悲,为什么当别人要反驳自己的观点时,要对方跨过如此高的门槛。如果一个理论表述清晰,能在从公理推到结论的过程中,逻辑推理严密且容易让人信服,那又何必阻拦毫无经济基础的人提出的质疑呢?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劳动价值论没做到,而主观价值论做到了。也因此,我改变了我的理论上的价值观,让我理论上的价值观更切合生活实际上的价值观。这算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