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聊
  • 经济学科普帖(不定期更新)

之前说的科普帖要兑现了~但一来素材不好找,二来6月是期末月,所以更新频率极其不稳定,望各位茶友见谅。

一、"卖笔大学生"背后的营销模式

也许各位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或是听说过这类事:你在大学附近的街道上,突然有个背着单肩包,学生模样的人拦住你说,"我是大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现在在做实习任务,把包里的笔卖出去才能及格",然后ta跟你说ta多么多么不容易,为了卖笔都晒黑了,指甲都磨破了,直到你同意卖ta几盒笔。而这些笔一支的成本不到五毛,却要价2-3元,还只能买整盒,一盒还有24支。

为什么楼主知道的这么清楚呢?因为楼主大一刚到合肥的时候就在之心城被人这样忽悠着买了两盒笔,损失48元。之后又在大一一年内遇见两次卖笔的,今年五一去上海旅游的时候又在美罗城遇见一次😣

之后如果有同学遇到这种卖笔大学生,可以直接报警或找学校保卫科,因为这一行为虽然单次数额小,却已经构成诈骗。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不在他们的话术,而在他们的营销模式。

这种卖笔骗局背后通常是这样一套流程:直销公司从厂家那边拿到货后,直接雇佣销售人员,交给他们销售任务,没达标的扣工资,超额达标的还有额外提成。这种营销模式被称之为直销。这里需要分清楚一点:虽然这种卖笔行为是诈骗,但直销这个营销模式并不违法。

与传统的中间商营销模式相比,直销模式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能让消费者享有更低价格的商品,也让生产商有更多的利润。但由于直销商直接面对市场,其抗风险能力相对来说就较差,不像中间商营销模式可以将风险分摊给各个中间商。

现在比较成功的直销模式之一是"安利模式",也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的激励政策,将消费者变成经销商,在消费的基础上进行产品销售,将自己的消费体验与他人分享,进而达到销售的目的。(楼主吐槽:这真的差一点点就成了传销了)

还有一种直销模式就是"戴尔模式":公司将自己所生产的各种零部件及其价格陈列给消费者。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组合,然后将订单和定金交给公司。公司根据顾客的定单装配产品,然后直接将产品寄送到顾客手中。

二、简单说说宏观经济中的几个指标

本文灵感主要来自茶馆内屈指可数的就业板块帖子。虽然就业看起来并不是大部分茶友感兴趣的内容,但因为临近毕业季嘛,我感觉还是有必要聊一聊,如何用宏观经济学中的几个指标,来简单了解下现在的社会。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所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简单说,投资多/消费旺盛/出口多,经济就会高速发展,反之则是经济发展放缓、停滞甚至倒退。接下来所要讲的经济指标大多都是用来描述这三驾马车的情况的。

首先讨论关于投资的指标:

  1.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社融增量):
    这一指标简单点来说,就是描述实体机构(包括实体企业,政府和普通人)从银行等金融体系中又多借到了多少钱。而研究投资情况的话,主要关注企(事)业融资规模。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对经济发展抱有信心,就会有扩大投资的需求,资金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大,这时金融机构也有放贷意愿,社融增量也由此增加;相反,如果经济环境不好,企业会减少投资,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也不强(担心借出去的钱拿不回来嘛),社融增量也由此减少。如果社融增量是负的话,那就是企业在还款了。
    (注:在描述增速时也有两个指标:同比和环比。同比指的是和去年同期数据相比,环比指的是和上个月数据相比。同比和环比在几乎所有宏观经济指标中都会用到。)

  2. 固定资产投资:分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代表民企和国企的投资。这个就很直观的表现投资情况了,就是本月,本季度或者本年投资了多少钱。而其中因为民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所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往往代表着现在经济的活力。

接着是关于消费的指标:

  1. M1和M2增速:
    简单说,M1指社会上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M2指现金、活期存款、居民与单位与证券机构的定期存款和保证金。M2的增长通常被人们称为央行放水。如果M1的增长速度比M2快的话,说明人们倾向于取出存款来准备投资或消费,这往往意味着社会上消费旺盛或者投资火热;反之,如果M1的增长速度比M2慢的话,说明人们倾向于存钱,不敢消费或投资,意味着社会上消费不振或投资市场低迷。
    (注:如果茶友们关注国内M1和M2增速的话就会发现,M2增速近7年来一直都比M1增速大。这说明呀,国内消费近七年来一直不振。原因也很简单,人们的钱都在房地产里了。)

  2. 住户贷款增量:这里分为短期贷款增量和中长期贷款增量。短期贷款一般是人们用来当前消费的,比如奢侈品之类;而中长期贷款一般是车贷房贷等,其中房贷往往是占大部分。住户短期贷款增量增长,往往说明当前人们消费欲望强,而中长期贷款增量增长说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活跃。住户短期贷款增量减少甚至为负,说明当前人们不想消费,只想还款,而中长期贷款增量减少甚至为负,说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人们不想买房,甚至想提前还款。

  3.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这个指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物价指数,一般看同比数据。这个就好理解了,CPI增速快,说明人们消费需求旺盛,市场上供不应求,物价上涨飞快;CPI增速慢甚至减小,说明消费不振,市场上供大于求,物价停滞甚至下降,也就是有通缩风险;但CPI增速过快,就有恶性通货膨胀的危险。正常的CPI增速一般保持在同比增长2%-6%之间。

  4.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这个指标主要描述商品的成本波动情况。和CPI类似,PPI增速快,说明此时商品利润高,企业加足马力生产商品,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加上员工工资上涨,带动成本上涨;PPI增速慢甚至下降,说明此时商品利润少,企业生产积极性不足,千方百计地想着降成本,原材料因为供大于求而价格下跌,员工工资也在下降,甚至面临裁员。

然后是关于出口的指标

这个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出口量指标,但说复杂也复杂,因为有时候我国海关的出口量统计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出口量统计数据差别有些大,就会有些难以判断。

以下的指标描述的是社会整体经济状况:

制造业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这个指标不从属于任何一方,而是描述制造业的整体情况。这一指标以50%为荣枯线,高于50%就说明制造业整体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说明制造业整体不景气。

失业率:这个就不多解释了,十分直观的描述社会失业情况的指标。但国内的失业率数据通常较实际情况为低,而且低很多。

GDP(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是最直观的反应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也是最没什么意义,注水最多的指标。只要某地的企业报个虚高的利润,或者造个超大的关公像,该地的GDP就蹭蹭蹭往上涨了。

最后简单描述一下今年四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

制造业PMI:49.2%
PPI:同比下降3.6%
CPI:同比增长0.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同比上涨4.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4%,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4%。
社融增量:1.22万亿,同比增长2729亿,环比减少41600亿。
住户贷款增量:-2411亿,同比下降241亿,环比下降14811亿。其中短期贷款-1255亿,同比增长310亿,环比下降7355亿。中长期贷款-1156亿,同比下降551亿,环比下降7556亿。
企事业贷款增量:6979亿,同比增长1055亿,环比下降18361亿。
M2增速12.4%,M1增速5.3%。
(最后提一嘴,不能完全相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因为每个国家都会有美化数据的现象。)

    不正经科普

    如果觉得自己分析宏观数据比较麻烦的话,有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来简单判断某一时期的经济景不景气:看券商给出的宏观经济分析报告题目中"底部"一词的出现频率。(像微笑曲线底部之类的就不去看它了)要是该时期"底部"出现频率高的话,一般说明这时经济情况不太好。(当然,这种判断方法不是太严谨,只能说大体正确。真要严谨分析还是要看各个宏观经济数据。)


    注:研报内容就不需要看了,经济数据都能美化,数据分析那铁定要把牛粪吹成鲜花的。

    小tips:公司在降本增效的时候,会裁撤掉一整个收益不佳的,不重要的业务部门,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同时,公司会裁掉部门内一些工龄长的高薪员工,转而招募成本低的应届生和实习生来代替他们的工作。

    Friedmann 或者造个超大的关公像,该地的GDP就蹭蹭蹭往上涨了

    🤣🤣🤣

      9 天 后

      三、汇率的那些事

      本文既然是由离岸人民币汇率破7.2关口而起,那首先就是讲述汇率变动的逻辑。众所周知,货币其实就是一类特殊的商品,不同国家的货币就是不同的商品。那既然是商品,自然就会有价格,这个货币的价格就是汇率。当某机构大量地用a国货币换取b国货币时,可以说a国货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b国货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此时a国货币相对于b国货币就贬值了,也就是b兑a的汇率上涨。而中国的人民币比较特殊,由于政府的外汇管制,人民币无法完全与外币交换。简单来说,人民币流出境外换取外汇,政府十分欢迎,但人民币回流境内就会有诸多限制。这时流出境外的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主要是美元)的汇率,就称之为离岸人民币汇率。

      一般来说,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家会倾向于使自己的货币贬值,因为这相当于让自己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竞争优势就会更大。但相对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上涨了。以进口为主的国家则反之,希望自己货币升值,这样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下来了。

      如前文所述,一国货币的贬值主要靠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那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国家层面的两个主要方法就是印钱和降息,印钱直接让货币供应量增大,降息让资本在这个国家的存款和贷款利润变小,也即需求量减小。而货币升值在国家层面的方法主要是加息和投放外汇,加息让需求量增大,投放外汇让市场上的外币供应量增大,通过让外币贬值反向让本国货币升值。2020年到现在的美元汇率变动就是这个逻辑:疫情爆发造成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政府通过印钱向社会投入大量美元来提高民众购买力——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美元贬值,进口商品价格升高,加上本国商品价格升高,社会进入高通胀局面——美联储为控制通胀实行加息政策,增大需求量,美元升值。

      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资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信心充足,外资纷纷将外币换成本国货币来进行投资,本国货币供不应求,自然就升值了。反之,外资直接撤资,原先建的厂也打包卖了,投资的股份也卖给其他人了,本国货币供大于求,自然就贬值了。

      现在我们再回到开头离岸人民币汇率破7.2的话题。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逻辑也很简单:(房地产消费,投资,出口都不振,政府希望通过印钱和降息来提振这三者,以此提振经济)+(外交局势恶化,中美脱钩,加上中国经济下行,导致外资纷纷撤离中国)+(美联储加息)+(出口不振,赚不到外汇,能投放到市场的外汇减少)——> 人民币一路贬值,汇率一路上涨。人民币贬值的一个直观后果就是国内经济由通缩转入滞胀(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滞胀可以说是能让凯恩斯主义失灵的大杀器,基本上现在的经济政策对它都没什么办法,上世纪的美国也是通过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科技企业投资才堪堪走出滞胀。

        Friedmann
        两个月前才进入通缩,现在又转入滞胀了……

          住中西区的同学应该会发现,以前的肥西路夜宵摊都是十一点半之后才开张,而且还要防着城管。现在不仅九点半就开张了,而且小吃摊数量变多了,沿西区一侧排成了好长一条街。不仅如此,从五点多开始,黄山路和肥西路交叉口就会有许多小吃摊开张。下一期我们就来讲讲小吃摊变多的原理。

          自顶,明早上考完倒数第二门期末考后开始更新。

          • Fox 觉得很赞

          cy,小吃摊变多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买一晚上土豆能赚8000,lz不服气?

            rua? …一天赚不了八千,科大同学每天花在肥西路夜宵摊上的总量才可能在这个数量级的吧?

              7 天 后

              四、小吃摊兴盛的背后

              (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学校附近的小吃摊。而总体的小吃摊兴盛原因,高度概括的话,四个字就行:消费降级。大家没有高消费的信心和意愿,转而追求以地摊为代表的低消费。)

              今下午五点多,刚下课的我打算去黄山路口买一个牛肉汉堡当晚餐。虽说傍晚的太阳不是很毒,但因为空气湿度大,依旧是十分闷热,走在户外将近十分钟就热得冒汗了。到了黄山路口,那里早已聚集了一大堆小吃摊车。摊车前等候的学生,或结伴而行,或独自一人。还有一些估计是附近的居民,有骑着电瓶车的,也有抱着孩子的。绿灯了,我穿过斑马线,走到路对面的汉堡摊前,要了一份牛肉芝士堡。

              其实小吃摊兴盛的原因,我用一段话就能说明白。一个餐饮从业者,原本他还可以租个狭小的房间,靠着与堂食相比的价格和便捷优势,用外卖订单来养活自己。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因为餐饮门店成本高,顾客少,单靠堂食难以为继,涌入外卖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然而点外卖的人不会变多。不仅不会变多,他们还会用各种外卖券来省钱。竞争激烈,需求无增,再加上外卖平台的抽成,这个餐饮从业者做外卖的利润越来越低。那他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继续降低成本。房间租金我也不付了,我买个小三轮当摊车骑出去摆地摊,成本也就一两千,这样利润还能再多一点。而本来就有一些人是长期做小吃摊的,当越来越多的餐饮从业者意识到小吃摊赚钱后,小吃摊也就由此兴盛起来了。政府看到小吃摊渐渐兴盛,也不想逆潮流而行,宣布放松对地摊的限制,转而规范其经营地点。要是这个小吃街生意火爆的话,政府还要收个摊位费。

              当然,不可否认,小吃摊主群体中肯定还有其他成分,比如年轻人。年轻人摆摊的原因就很单纯了,一来没工作,二来摆摊还挺火的,就出来体验生活了。不过就现在这个天气,白天在大街上就很难见到年轻人摆摊了。

              小吃摊兴盛的原因说完了,但文章还没有结束。天底下没有那种好事,能让你多赚钱而不付出代价。现在这个代价就是更加辛苦的工作,和没有保障的工作环境。

              我还在等待摊主煎牛肉饼。虽然太阳不毒,但被太阳照着还是不太受得了,于是我走到旁边有阴影的地方等。摊主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每隔一会他就要用衣袖拭去额上的汗。旁边几个工人在修城市下水道,抽水机的声音在闷热的夏日里显得格外喧嚣。汉堡做好了,我接过装着汉堡的纸袋子,回程。我的额头上也有细小的水珠,但那不是汗水。“下雨了。”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