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本科毕业保研的时候状态很像,甚至也和你一样思考什么人生的意义之类的宏大命题。以至于我都怀疑这个帖子是当时的我穿越到2023年写的(去掉少量细节上的区别)。所以我很想把我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的思考写下来,不一定对你或者别人有用,也不用看,只是暗暗希望或许我现在写的又臭又长的文字可以传递给哪个平行宇宙中的我吧。
回头看来,这其实就是原本的生活状态突然被打破,不得不思考以前一直回避的问题——「我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而产生的焦虑。也可以叫做 Quarter-life crisis。为什么如此断言?本科生的生活是很单纯的,或者说,大学生活的 bare minimum 是非常单纯的,以至于你可以快速习惯,进入一个循环:每个学期都是上课——写作业——考试,然后是下个学期的上课——写作业——考试,然后是下下学期……。这个循环提供了生活的框架,如果你擅长玩这个循环(比如,不怎么花时间学习,也有不错的GPA),那会觉得非常轻松惬意,就好像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就好像这个循环永远不会结束一样。(循环过程中,也许会有社团、竞赛之类的点缀,但它们并不会成为这个框架本身。)
一切都很美好——除了这个循环总有一天会结束 [1]。但如果你彻底被这个循环俘获了,那怎么会想到这个循环会结束,会去思考结束之后怎么办的事呢?更何况,思考这个问题,太痛苦了,又不急着毕业,何必现在就想呢?也许老师、家长、学长等人甚至都直接当面逼问过你,要不要出国?要不要就业?但你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程度,总会觉得时间还早,问题就随口答一下、问卷就随便填一下吧。于是,可能大一时调查表填的是「毕业后就业」,大二时又可能填「继续深造」了——但你并不知道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只是凭着感觉填了进去。或者更糟糕,你觉得自己是考败来科,因为学历情结,就是想去一个更有名气的大学。不管填写的内容和当下的心境怎么变,唯一不变的是「对未来没有思考」。但这也难怪,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不同出路有什么区别呀:孤僻的你天天呆在宿舍里,或者只和少数的人交往,身边样本不够多样,没有什么可直接观察的,同时又社恐,不敢直接去约前辈交流。
终于有一天,循环崩溃了——保研季要到了。你突然发现,身边的朋友们好像都有了自己的出路,或者至少有了自己的打算,只有自己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但一个凑凑合合的、甚至高出保研线不少的GPA,让你有了一个保底的选项。准备出国?好像时间来不及了,背景也不太够!去美国读Master?太贵了,不划算!准备外保?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不知道联系哪方面的导师!那,退而求其次,至少我可以保本校。保本校也不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是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世界级名校,你看看那些出国的,不少都是QS200开外呢!
但是你内心仍然会觉得不服、不甘心。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很多人不如你,但有了远远好于你的出路,如去了大牛组直博,去了大厂拿SSP,等等等等。你根本不认可这些人,觉得他们仅仅GPA高但没有实学,或者觉得他们GPA和实学都不如你——那到底怎么解释自己的失败?理智的你当然不会自欺欺人,你会正确地归因到自己没有做足准备,你不会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成功」的诡辩。你似乎这时候突然就定下了人生方向,可能是出国,可能是找好工作,什么都可以,但绝对不是保本校。你为了避免本科的覆辙,给自己的研究生规划了一个蓝图:在研究生阶段好好干,然后实现我现在的目标!你斗志昂扬,觉得自己肯定会成功,觉得自己这么优秀,一定不会再次犯相同的错。
既然想通了,暂时说服了自己,就只好接受现状了。尽管你看到其他朋友在朋友圈或QQ空间里发别的城市、别的国家的照片时,心里还是止不住地羡慕。
很快,水水的本科毕设做完了,学术cosplay般的本科学位答辩也毫无波澜地通过了。
你开始了自己的硕士研究生生涯。这里暂且不谈整个人生是不是就是大循环套小循环,但聪明的你可能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进入了研究生的新循环——没办法,太聪明了,一下就掌握了生活的脉搏:定期开组会,组会的间隔做一点事情,然后在组会上报告——或是根本不做,想办法把组会水过去(如果你的导师很nice不push)。框架之外,可能有点发小论文、参加竞赛、参加学术报告之类的点缀,总之,还是不影响框架本身。
当你进入这个新循环的时候,你就又对未来感到模糊了。或者是因为突然有了事做,不用再思考让人头疼的问题了。导师也许会在面谈时对你说:要提前做打算,三年时光很快,一晃而过。你心里非常认可,然后把这句话当作屁,轻轻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也越来越少地分享自己的新鲜感,即使还有在分享的,你也逐渐脱敏。性情古怪、性格孤僻的你,可能很快就回归到了本科的状态:即使和其他人在同一个实验室里,也不怎么闲聊,甚至吃饭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当然,没有了八卦消息,你又和本科时一样,失去了宝贵的观察样本。即使你想思考未来,也没有足够的分析材料。即使有了很具体的疑问,社恐的你,仍然不敢去找师兄师姐和导师交流,顶多是在网上查一查,看一看知乎。
很快,研一上上课,搞搞导师给的课题,研二水水组会。然后有一天,导师发了通知,你才突然发现自己要开题了,但可能小论文还没发出去。糟了,不能再摸下去了!我要努力!但是拿到了开题通过的一瞬间,就又回到了平常的轨道中。直到……直到也许是转博?也许你还没什么成果,你想了想,我没什么学术素养,要不就不转了;也许你有了一点成果,你想了想,自己瞧不起科大博士学位,那还是不转了;也许你隐隐发现自己的状态很差,想换个环境,还是不转。总之,你不转博了,也就不用做什么转博答辩了。
然而,不转博本身的性质是「不做」而不是「做」,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后,你的生活暂时没有任何变化。但时间很快,又到了决定是要找工作(秋招)还是要出国读博(申请)还是做别的的阶段了。你回想起了本科,暗中思忖,不能重蹈覆辙,于是坚定了拒绝了其中一条路,另外一条路,就马马虎虎做着,有几个月时间呢,急什么?
平时在实验室,也就是鼓捣鼓捣自己的玩意,导师很nice,根本不push,让你没有任何压力。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听说,学位论文不到n个月(n甚至可能等于1)就要送审了!你终于急了,开始光速拼接小论文,一周就赶出了一版,然后一直修修补补,直到提交截止的前几分钟还在改错别字。你很清楚,这论文是赶制的,所以可能会被毙。于是天天祈祷不会挂,甚至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在网上搜索「延毕有什么后果」,狠狠地共情。但走了狗屎运,你的垃圾论文居然只是一个小修,过了。接下来答辩基本不会挂人,你放了心,但也不敢太掉以轻心,因为你听说要送教育部审,老师会很严格。总之,有惊无险地过了。
到了这个最后阶段,你可能才搞明白,原来毕业和获得学位是两码事,要求不一样。你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可能还没看过毕业要求!你在研究生院的网站上扒拉下来一堆文件,硬扣字眼,确认了自己有条件获得学位,这才放心。——但也不一定很放心,也许你的小论文还没录用,还没见刊——如果真的赶不上的话,就,很遗憾,学位点不会给你签字,延毕吧。所幸,你恰好满足了条件。准备好了一大堆学位申请材料,提交给学位办,学位办没有反对,接收了。你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 degree.ustc.edu.cn 上,才安了心。接下来,拿了双证,走人。
恭喜你,3年过去了,你已经是一名硕士了,再也没有理由呆在已经住了7年的科大了。但是,你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长进,和本科可能一样,你还是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方向感兴趣,还是不知道各个行业的情况,还是不知道不同出路的不同,还是对未来没有规划,还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去哪个城市发展。因为你还是没有思考,只是凭着感觉选择罢了。和本科一样,你被迫思考了一点东西,就像我一样。有了自己几年的第一手经历,你忽然想明白了什么叫“学术资源”、如何利用导师而不是被导师利用、学术的大循环是怎么进行的等等,虽然基本但从来不会有人系统论述的问题。真正的聪明人早在入学时、甚至在保研前可能就想明白了,或者虽然自己想不到,但得到了导师、学长、学姐的精准指点,完全不迷茫。
这时候你会后悔,保研保研,保个鸟研,无非是延后了问题罢了。要是能回到本科,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要忘记这个「不甘心」的感觉,收集有效信息,痛苦但努力地思考「我要做什么」,直到得到一份确定的答案。思考不出来完整答案也不要紧,部分答案至少能得个步骤分。自己的答案不需要其他人认可,只要自己认可。当确信自己不是在 一厢情愿、不是在给自己开空头支票时,就坚定地去做吧。只要你思考的结论是保研,那保研就是正确的答案。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大体上是我依据个人经历改编的,所以不如就直接当作我说的是我自己吧。
最后说一点矫情的。我相信一个人的现状是其历史的函数。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当下的行为,创造自己理想的未来。
Footnotes:
[1] 如果说“死亡”给了任何事物一个终极的期限,那么这里不妨颇具哲学意味地引用加缪的名言「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再把它庸俗化成「你到底要不要/何时主动终结当前的循环/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