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世一大树洞回复(纯转发)🤣
ourow 草 已经转到p大去了吗(震惊) 那能不能帮我把我的上一条评论
anon
往树洞里转一下,我想试试隔空对话🤣
ourow 这位的回复与楼主之所言,正如跨服聊天。。关注点都不同,有什么谁对谁错的呢?既然无法理解楼主的价值观,又何必用无力的语言试图批判呢?
ourow 一直以为是整活,没想到被北大树洞这么回复了.....
ourow 这个所谓北大的批判未免有点尴尬且无力了,在楼主提出了某个反常识的观点后,她似乎希望用 常识 来反驳这个观点。从头到尾包含着小红书式的主观臆断和情绪输出,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小仙女的形象,倒是很有画面感。
《母单同学劝你别谈恋爱》
就很真实了好吗
本来我以为纯粹是个整活,现在我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真心话还是开玩笑了
Winters 想当成玩笑也好,觉得是真心话也说不准(手动狗头)
如果要消解人的情感需求的价值,为什么不先想一想自律,GPA,学习,科研……的价值?
Delta 中午翻了翻迷惑墙评论区,行吧,这句话当我没说(笑)
我觉得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予你文中所说的
Flint_Xysovid 尤其是男同学,很多人嘴上挂着不想谈也找不到,却妄想奇迹发生,靠着仅从番和galgame中摄取的恋爱经验给自己喂各种狗粮。
以慰藉。 提供了一种看似合理的“我们不需要恋爱”的解释,实则只是囿于典型的科大“可量化的、理性的、分析的、解构的、还原论的”氛围之下。关于GPA、学业的比喻也完全是在科大当下语境中的类比——正是这种畸形的语境和导致这种畸形出现的种种因素,导致了那些关于恋爱的矛盾与痛苦:用原因解释结果来说明原因的合理性,大概如此。 要我说的话,恋爱中两性之间的爱情绝不是友情、亲情可以替代的。就像人有了挚友但依然渴求家人的关怀,不同的爱无法相互替代。 诚然,爱情被视若珍宝又满覆累赘,有资本主义建构的因素,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建构是历史的,自几百年前起它透过小说、影响等文化消费品他在人类的现代文明中传播发扬,但科大的性别氛围和价值却绝对仅是局域的畸形——我们为什么不正式这种萌生自内心、植根于更为普遍社会现实的需求呢?错的并不是内心矛盾者的原始冲动,正确的也绝对不是科大的男女比例: 我们要承认这种欲望是真实的,这种诉求是真实的,这种冲动也是真实的,错的正是当下科大性别环境:这抱怨无可厚非,科大不是世界,不是社会,科大外还有无尽的人事物,为什么要拘泥于科大并说服大家顺从? 当然,你可以将这篇文章中的科大性丢掉,视作一般性的“恋爱躺平论”,这也无可厚非:同样的矛盾不止在科大存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社会,也多少有类似的现象,否则OTAKU不会风行,老龄化不会成为社会问题。在这个角度上我完全赞同恋爱并非所有人的必需,这种东西就像失业率和自杀率一样存在围绕自然低限的波动。但当我们将焦点转回到科大时,科大问题的特殊程度绝不是普遍存在的,和同层次、同地域其他学校的比较就是最好的参照。科大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用“畸形”比喻毫无问题。 你当然可以躺平,陷入矛盾或者否定自己的冲动,但我只想说,看看科大之外吧,那里还有一个世界。
论战: 楼主提出的观点:恋爱和爱是不同的,我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符号秩序之下,所以恋爱中更多的是仪式互动和消费主义,因此,花费了如此多精力去谈恋爱不应该是理想主义者的选择。 批判: 首先我完全赞同生活在如今资本主义符号秩序下,恋爱中的爱是几乎不存在的。这种情况下的恋爱,更多的是一种自恋,是由被文化资本(你的审美与兴趣爱好),性符号(外表),和资本(有钱与否)等符号体系注册在这整个资本主义符号秩序体系下获得符号位置下的两个人之间的符号交换,而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是自我的自恋结构在起作用。 只要我们生活在这符号秩序下,我们便无法逃脱这种庸俗的结构。但是我要说的是,任何妄想摆脱这种结构去寻找真正纯洁恋爱的人反而是更虚伪的,因为,那只是变相的寻求大他者的享乐罢了。 接下来就是批判了,不过是对一种犬儒主义的批判。对于犬儒主义者来说,对恋爱他会这样说,恋爱无非就是性符号,文化资本和金钱的交换关系嘛,没有更多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爱,爱都是虚伪的骗人的,因此,他便可以享乐了,享乐于他一直犬儒的过程,或者为他的海王之后的负罪感开脱。 这里我想说,不,爱是存在的,首先我想谈革命之爱,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在谈从道德阶段到良心到共同体(黑格尔在这儿用宗教,我作为一个激进左翼认为这里毫无疑问就是革命共同体),这几个阶段的过渡中,个人的(对于革命来说,往往是被符号秩序所排除的受苦受难的少于无的神圣生命)良心意识怎么样能够成为共同体然后达到一种具体的普遍性从而达到革命的真理时刻呢?靠的就是和解与爱。 同样,在恋爱中这种爱也是有的。虽然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庸俗的,但是,性恰好是无法彻底符号化的无法彻底缝合的位于实在界的物,因此,创伤和事件都会在恋爱中发生,我想说恋爱中的爱和革命之爱是有相似性的。在巴迪欧的《爱的三重奏》里,巴迪欧把爱视作革命,政治等相同的东西,他的逻辑如下,爱是’二‘结合成为一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尝试将自己的符号体系和一个他者结合成为一个共同体。因此,不是只有虚伪的爱,而是在这个平静的年代,我们大多只会有虚伪的爱。 因此,理想主义者们,不要畏惧恋爱,但是请拒绝那些庸俗恋爱的形式,爱应该是一个创伤,一个事件,从中你可以看到革命之爱,真理时刻之爱。
savealize 因此,理想主义者们,不要畏惧恋爱,但是请拒绝那些庸俗恋爱的形式,爱应该是一个创伤,一个事件,从中你可以看到革命之爱,真理时刻之爱。
说得好(u1s1感觉你和楼主的本意其实是相近的……当然也可能是个人理解问题hhh)
据我观察,很多人对楼主观点的批评(包括有理和无理的),集中于“科大学生不应该谈恋爱”,仿佛应当视之为洪水猛兽;(当今又那么流行二极管思维,嗯,后果都懂) 但如果换一种说法,或许更容易被接受:呼吁妮可学生重新审视对待恋爱的态度,衡量恋爱与学业、科研之间的轻重,以及思考自己的这一态度从何而来。
然后也不必强求,三观不同,人各有志。
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jpg
Delta 但是楼主的核心论点就是不应该谈恋爱,你给他换了种说法,就是用相似的论据和推理得出了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岂可与楼主的观点等同?观点错误就是错误,要说二极管那也是楼主先二极管的啊。
朝潮Official 呃……在我看来这个“不应该”并非是绝对的意思;如果是的话那我也无法认同(原因是不喜欢勉强他人并且不喜欢刻意的事情)。
再说,即使不认同结论,也不代表全盘错误啊,楼主的论证过程和部分观点(也包括我上一条回复的那位)仍然是值得深思的。我想,作为旁观者的话,没必要因为一个无法接受的结论而彻底否定其内容,更不应该沉浸于改变他人的观点(呃以上不是说你);能得到一些有益的思考就好了。
(可能我的想法会和楼主有所偏差吧hhh,不过毕竟是交流想法,不是站队争辩)
但是对于一个早已承认自己是大傻逼的人而言,只能说,我谈,因为我就是傻逼。
非常感谢同学们对于这个七夕整活有足够的重视,并且予以了理性思考与批判,尽管这出乎我意料之外。如许多同学的理解,这篇文章的确是针对七夕的整活。这篇整活采用了如下的构思手法:先在草稿上描述了我对恋爱的整体印象,论证我得出这样印象的原因,随后筛选其中几条否认恋爱意义的论证线路整合起来,措辞上加以极端化,就得到了这样一篇整活。简单来说,这篇文章又是整活,又有一些我的真心话的侧影。因此,同学们对这篇整活的评论(不论是赞成还是批判),对我或其他同学而言也有超出整活的价值。 现实中的我并不排斥恋爱,更没有想法让科大变成和尚尼姑混居庙。同时,我不会主动追寻恋爱,也不对恋爱的到来抱有什么幻想。如果广阔的太空中真有什么电子能凑巧撞到我的原子核上的话,我希望我能拥有的恋爱要么是松散稀薄、只是相互在心中给对方留一份位置、甚至不必拘泥于专偶制的恋爱,要么是相互扶持前进、联系紧密、而且不在意上文中所说的恋爱“仪式”的恋爱。这正是我所批判的两个当代恋爱的问题——高耗时与消费主义的对立面。不过,据我对我身边同学的观察,这两种恋爱都很少,因此我并不盼求恋爱的到来,恋爱的事等它来了再说。 再感谢一次同学们对这篇整活精辟的评论,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同学大胆地发出更多的见解。
ohtoAi 虽然但是,这篇帖子确实是在整活🤣
Flint_Xysovid 非常感谢同学们对于这个七夕整活有足够的重视,并且予以了理性思考与批判,尽管这出乎我意料之外
说实话,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同学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是件好事233
同样的理论是不是可以直接模进到对于人生或者其他事物的看法?是啊,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世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建议大家立即去世吧。
另外说一下,我好像差不多更加理解了当我知道和我同一个宿舍楼里有人跳下去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了。不仅有对于这种潜藏在身边的危险性的担忧,觉得自己会不会有可能是下一个。而且还有想要和这种危险性划清界限做斗争的愤慨。
ohtoAi 依我看,把这一看法推广到其他事物不仅不会加速去世,反而能让人活得更好。 文章自始至终从没有讨论「什么事情有意义」这个问题,而是从完全功利的角度研究恋爱的需求性和损益,并给出了合理的替代方案。据我观察,试图去世的不幸同学往往不是因为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而是觉得人生看不见希望、自己辜负了太多期待而没有活着的价值。楼主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如果一样东西得不到(谈不到恋爱),我可以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恋爱无用论)、它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恋爱消费主义论),并寻找相应的替代方案(交友、娱乐)。这不正是解决GPA问题的思路吗?如果G刷不上去,我可以反思自己是否需要这么高的G(保研/申请已经够用)、它是否真的值得追求(进实验室/实习收益会不会更高),并寻找相应替代方案(科研优先/就业优先/换个专业)
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anon 可是这篇文章不叫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为什么不应该刷GPA”也不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为什么不应该进实验室”。甚至一开始对于谈恋爱经历的花费也是用学分做类比的。很难让人相信这么说的人(如果不是整活)可以跳出GPA看问题,看到什么别的希望。 你这个扩增解释倒是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