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考考得出乎意料的好,才来了科大。以我的经验来看,侯建国院长这么说是相当合理的,甚至这个误差可以取得更大。 然后是,top2事实上是基本上各方面条件(人文气息、学习氛围、科研环境等等)都比科大强的,反倒是学历这一点相比来说是不那么重要的。
说的没毛病 高考算个p,基本上就是考察考生细心程度了,有任何区分度可言吗,不说你差的几十分,哪怕整个高考750分,和你大学要学的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体验的生活相比,难度上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内容上毫不沾边。
楼主应该刚大一进校吧,慢慢就能领会到了,别把自己囿于高考,/高中的小思路里了,大学生活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开始搞第一学历歧视?不合适。
高考分数有什么用,14年重庆文科状元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了吧,但现在去考区公务员又是“相对失败”了吧。应试教育的成果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应该摒弃 至于学历歧视更是愚蠢。我的高中每年有六七十人上清北,也不见得对其他学校有什么歧视。有省前20的去复旦,超浙大分数线去北外的,当然我班里也有平时作业都不写最后去港大读文学士,化学赋分预估勉强九十的巴西华侨去北大读化学 这又该如何学历歧视呢。当人脱离应试教育之后,更值得考虑的应该是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囿于狭隘且不切实际的偏见
不过个人认为有一说一,最近几年高考总的来说,区分度是越来越低的,出题难易的分布不当导致分数段扎堆,这是出题人的责任。
该账号已被查封 对于第一段稍微回应一下。 1.我们毕竟有一些学生能上top2,所以也会刻意地表现出来对top2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区别对待。(当然社会上也有时如此) 2.毕竟是中学眼光吧,只看得到学校的档次而不会看内部。打个比方有同学想去HIT小卫星班(我们省分数线和妮可差不多),结果被说管他什么班HIT也只是HIT。 3.因为原来的中学没有学生本科就出国啊(笑)
关于高考难度,我甚至可以说我们省份只有语文有足够区分度。 关于生活,我承认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在妮可还有的是机会被虐(笑)
建议楼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多交际交际,交流降低烦恼。
分不同的分数段。 比我高大约10-20分的同学,他们去了清北。在平时的学习和模考中,的确能感觉到能力(至少是做题的能力)、意志力更强。 但是高考分数比我低10-20分的同学,在模考时成绩和我不分上下(甚至略高),我想我们几个人能力应当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感觉都差不多
我谈谈我的想法: 1、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为了相对公平,只能用分数排名
2、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出来进行教育,优秀的教育资源的有限的
3、高中三年的刷题不能全方位反映一个人是不适合大学的教育,但目前来看只能以这个做标准
4、考生、命题组、大学招生办,三个方面不是充分互动和选择,具体表现在:
出题的不是这个大学的老师
考生不清楚自己想去的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招生办不能指挥命题组按自己的想法筛选,他们看中的是你的潜力,为了是在大学了把你塑造成大学生
这是个统计学问题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高考相差二十分,完全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但要是一千个人和另外一千个人的高考平均分差了二十分,而且是普遍的前一千人都比后一千人高,那么这一千个人的出人才率,肯定是要比后一千人高的。 所以真正要关心高考分的是每年要召一千多人的学校,而不是某个学生。
cbh98 这个观点好有意思,虽然很明显但是还是第一次看人这么说
这有啥好看,话术呗,哄大家开心。。。
nzj 所以说分数线对学生来说是那一年的事情,对招生办是一项年年都要关注的核心KPI。 中科大2000年至今的分数线摆在那,另外就是软件硬件水平比华东另外四校都不高,更不要说和清北比。在这种情况下,能还有今天的水平和口碑,已经算是奇迹了。但要是投入水平还上不去,硬件软件还不提升,那我不知道这种水平和口碑还能维持多久。
高考也就图一乐,真正的选拔才刚刚开始(
Shakugan-no-Railgun 参看09年安徽招生分数线(
参考《老子文化》@英才书苑教学学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