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eee 3.4到3.7对自信有统计学意义的提升吗,这些提升对开心和不开心有多大的统计学联系,这些提升有暑期多放一天假大吗?反之gpa从3.7到3.9对大事业的勇气有多大关联?要我说科大对“千人一院士”的宣传也能提升学生大事业的勇气呢,那为何不加大“遥遥领先”的宣传力度?
这段确实比较主观。但是我感觉只有两种可能性吧。要么完全无关,要么3.7比3.4看着更舒坦。总不能有人看着3.4比看着3.7感觉更舒坦吧?总之我观察到身边一些同学是这么想的,可能是一种高考制度下带来的路径依赖。比如高考满分750分,那肯定考的越接近满分越好。再加上来科大的很多都是高考高手,那可能形成的思想就是希望自己的成绩高。看到3.4就是会受打击。Anyway,还是一样的逻辑。比如全校有1000学生,有950个人,你调整GPA不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剩下50个人你调整了之后会增强他们的自信。那难道不该调整吗?利好50个人,不影响剩下的950个人。只要不存在更喜欢3.4的人,那调整GPA从3.4到3.7带来的收益要么是0,要么是正数。而付出的成本是教务系统的程序员改一行代码。显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