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动态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GPA制度进行提议!

Cippepei 错在第一不是实在话,因为实际上2018年之后,对于中位数学生,中科大出国并没比浙南有足以弥补本科生活质量差距的超越。第二可预见的十年内内,中美关系不会转好,中科大所擅长的北美phd必然受限制,而中科大对欧洲日本等其他出国项目和master的重视程度极差,这方面也没见有长进,真正能有好处的是保研和面向中科院,而中科大由于很多方面因素,和中科院的关系一直没处理太好。

5 个月 后

大家好,这个楼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今天下午我以信智某班班长身份参加了常校长开展的学生代表大会。会上由于时间问题我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发言机会,不过在结束时将我的讲稿和几份材料交给了常校长。

从今年6月6号复旦GPA改制成功后,我对我们GPA能成功改革充满了信心,只是不知道会轮到哪一届同学()
本次会议客观上由于本研人数比例问题,本科生提出诉求的机会少的可怜,不过本次会议突出一个有求必应,诸如学校西区东门左进右出容易挨撞的事情得到了校长的肯定答复,并承诺“一定会解决”
校长在最后说同学们可以通过校长信箱对学校进行建议,保证一定会答复,并且答复内容和建议内容都会给高层看。
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同学将GPA这个事情向上反映,我们与复旦的区别或许就在于学生不会发声,诸如复旦原绩点制度的吐槽全网满天飞,比如“3.3大学”等等,但是对于科大GPA制度的反应却极少,甚至就打分好坏而言我们比复旦原来的制度还差劲。😇

以下是我今天准备的没有用上的发言稿和两份附件材料

尊敬的常校长、教务处领导、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希望提出关于GPA制度改革的提议。
我认为我们科大现在现行的绩点折算模式和优秀率划线亟需改革,理由如下:
1、GPA是我们与外校竞争的通用评价标准,GPA是卖方市场,其高不高不由我们说了算,一个好的GPA折算制度和打分制度可以让我们科大学生在出国上获得更大的优势,可以让同学们在相同的努力程度下和优秀程度下获得更高的出国深造机会、更好的学校档次。然而,在统一按比例折算到4分满绩的方式下,我校一直以来行使的GPA制度及打分制度却使我们在与外校竞争时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国外高校大多不会因为我们是ustc就对我们的绩点制度采取另一套评价标准。我认为一个不利的绩点制度无异于自断经脉。
2、关于其他高校的改革情况。比如清华大学于2019年改制,复旦大学于今年6月6日改制,其他学校水涨船高,我校却20年未变。这使得科大学子在与国内其他高校的竞争力显著下降。
3、关于学生的择校意愿。从知乎、一亩三分地等论坛可以看出,当下的绩点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考生的的择校选择,不少以出国为目的的学生会选择同档次绩点制度更好的高校。我们科大学子是都爱校的,在网上说不利于学校的言论较少。不过若参考网上关于复旦在改制前绩点制度的言论,可以看到同学们积怨已久,对学弟学妹劝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就我个人而言,我的高中同班同学当时就因为绩点制度选择了浙大。
我们理解学校看重GPA的含金量和认可度,区分度越明显,越能体现出“治学严谨”,而这与学生追求绝对的高绩点存在一定矛盾。但是如果绩点折算制度和打分制度已经严重拖累学生发展,则得不偿失。我希望学校能在声誉和学生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有利于学校声誉的维持,又可以促进学生发展。
以下是我关于改制的一些具体建议;
1、折算分数在原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如4.0变成4.3,3.7变成4.0
2、提高优秀率门槛限制,参考复旦和清华改革,控制满绩百分比限制
3、采取同一档次映射赋分,参考复旦改革。
我在今年春季的学研代表大会提出此议案,然而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如石沉大海,希望得到领导老师的重视,也希望得到校方关于本事的看法和回应,谢谢大家。

    希望大家能够用实际行动来支持,通过校长信箱等方式对这件事情进行反馈
    只要力量够大
    我们是真的能够做成什么的

      Platinum 想提高GPA为什么不是加倍努力学习,而是想着修改绩点计算方法。据我本科时身边学霸的情况以及我个人的亲身经历看,大部分课程只要找对了学习方法,肯吃苦,得高分是不成问题的,卡优秀率之类的事也卡不到你头上。学校前两年在努力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这要是再放宽绩点算法,那GPA岂不是要“通货膨胀了”,这样的GPA拿到外面去难道能提高竞争力吗?

        Dementor 我认同你的说法,个人的GPA高低确实是通过努力学习更容易改变,但是学校的GPA制度已经影响了所有想要出国的同学。此外,相较于其他学校的打分制度,修改绩点计算方法只是拿回我们“应得的”,让我们rank10%的同学有与同档次其他高校rank%10的同学一样的竞争力,而不是让我们rank10%的同学只能与浙大之类的高校30%的选手一起竞争。再举个例子,部分985高校3.9/4.0以上遍地跑,在本校你想要提高到4.2/4.3显然是极难的。

        Dementor 对于你说的“学校前两年在努力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这要是再放宽绩点算法,那GPA岂不是要“通货膨胀了”,这样的GPA拿到外面去难道能提高竞争力吗?”,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绩点算法本就是两码事,本科教育质量再提高,只要算法不变,每个人的GPA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反过来说,清华改制一次性提高了那么多GPA,难道就意味着他们的本科教育质量光速提高吗?
        我认为我们的绩点已经不是要讨论“通货膨胀”的问题了,当下我们的绩点制度已经基本是全国最差,良性膨胀是好事。此外,清华19年后膨胀的厉害,结果而言是出国竞争力显著提高。

        Dementor

        Dementor 这样的GPA拿到外面去难道能提高竞争力吗

        如果指的是真实能力,当然GPA怎么改都是不改变的。
        但如果指的是在面试官/招生委员会那里的竞争力,答案就是能。

        在很多面试官那里,GPA低于某个数字的简历会被直接扔进垃圾桶,低于3.7在其他有些大学意味着混了四年。很少有人会单独给科大开绿灯,全世界那么多学校,没有人想去调查你们学校给分“严格”还是“宽松”。

        12 天 后


        上学期5月26号学代会议案答复如上

          Platinum
          这有点可笑了,感觉写这篇回复的人好像还有一种自豪之情在里面。他们是不是就不知道有人要申的是硕士而不是博士,还有人要去美国以外的地方读书?

          科大在美国个别phd导师之外的任何地方,国际知名度相比其他华五都没有优势,在有些地区的知名度还不如武大华科。全世界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太在乎一所遥远的学校改不改GPA制度,所以自然不会专门向学校提出质疑了。明明是没人关注,他们却以为是“广受认可”,要整出一副“友邦惊诧”,“有碍国际观瞻”的样子,好像自己改动绩点制度真的会引起国际轰动一样。

          科大唯一有学术声誉的地方是美国,但现在已经上了美国制裁名单。之后如果特朗普上台,赴美留学率又会下降,科大真不打算替学生考虑一下美国Phd以外的出路?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拿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去非美地区读博,硬性条件之一就是GPA,这就并不会对科大有什么优待。

          GPA的确只是个数字,比GPA更关键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这是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提升的方向。但是低GPA制度,也锁死了大量中等排名学生毕业后的出路,让他们丧失了很多获取资助/在其他国家地区/工作岗位上培养综合素质的机会,最终会导致科大毕业生的“人生培养质量”整体下降,校友成材率整体下降。当讨论一个群体的发展时,拿低GPA成功申请Phd的个例是没有说服力的。改不改GPA制度,确实和科大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无关,这本质上是一种态度:是选择傲慢和固执,还是选择真切地为学生毕业离开科大之后的整个人生发展考虑。

          //写了很多,除了感慨之外,可能也没啥用。之后有空的时候,想以毕业生的名义给校长信箱写一封邮件,可能能给学校一些不同的视角。

            Cauch 我觉得你说的已经很好地反驳了教务处的回复。关于你写信给校长信箱这件事,我觉得大可不用太“较真”,像上述内容就已经构成了很好的建议,我觉得完全可以收录进你给校长写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