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ch
我个人是坚持第一种价值观的。在达到自己的需求后,人就应该去追逐其它事情。当然我也相信世界上是存在一个规范的标准来评估生活水平的。这方面可以参考 人类发展指数。
造就第二种价值观的正是过去社会可以供应的资源机会少,物质也很稀缺的事实。这种价值观的流行是一种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惯性。事实上,这种价值观在物质供应充足,资源机会丰富的场景下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很难想象现在的人会为了谁家储存的粮食多寡而攀比。虽然这种事情比较普遍,即一个人以成为人上人为目标不断奋斗,凭借着相对他人的优越感来获取快乐。但是显然,这种事情对于这个个体也是有害的。因为在权力和财富的道路上的前进是无止境且又十分困难的。
但事实上,第二种价值观又会始终存在。因为优质的资源都是相对稀缺的。例如,如今的稀缺资源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这个时候,自然就有人炫耀自己托关系或者购买学区房来让孩子上好小学。另外,人们还会额外人为制造各种昂贵的稀缺资源,如奢侈品,高端消费之类。前者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众会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优质资源。这也是人们应该奋斗的合理原因。而后者则是始终根植在人的本能欲望中。原始部落的人会把最鲜艳的羽毛戴在头顶,如今的人会用豪车豪宅首饰伴侣来彰显自己地位。无可厚非,这取决于个人的追求。
我的观点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假如)会使得第二种价值观在中国逐渐褪色,但它也必然会始终存在。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给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注入了动力。